logo

九死一生的战斗 ——父亲讲述几段战争年代的历险故事

【连网】1997年9月间,父亲得知自己不幸患上了肺癌。他当时就无奈地一笑,很平静淡然地说:“我已经够本了,我没想到我还能活到70多岁。”我们的父亲刘根全,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上世纪六十年末,他因身体原因,离职休养。为发挥余热,宣传革命传统,经常接受当地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的邀请前去做革命传统报告。他讲自己经历的战斗故事,谆谆告诫人们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父亲公开场合往往都是讲那些著名的大战役,大场景,但非正式场合,时常会触景生情随口讲到一些小规模战斗的片段,给他身边的战士和家人留下许多深刻印象。这些经历鲜为人知,却同样震撼和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品质。国庆节前夕,我们整理父亲留下的战争物件,睹物思情,不禁又追思他讲述过的几段战斗经历。

■ 为八路军运送军粮返回途中,遭遇日军巡逻队的追杀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们随父亲回山西省平定县石门口乡桥头村的老家探亲。走亲访友间,父亲指着村南侧的山涧沟说,那年差点就被小日本消灭在这条沟里。

1942年,抗战进入最为艰难时期,村里来了一个八路军连队,他们给村里的民兵护村队发了5只长枪,其实就是八路作战缴获换下来的武器。其中最好的一支就是日本的三八大盖步枪和几个弹夹,是交给父亲使用的。父亲那年不到17岁,已当过村里的儿童团长,身材显得高大,在老老少少的游击队员中算是比较机灵壮实的骨干了。父亲还把枪上的刺刀卸下来,给了另一位没有分到枪的队员。也就是这一年,他们的游击队正式编入平定县共产党组织的县大队。别看父亲参加村民兵组织时还是个小孩子,但使用枪械灵活自如,射击还有点准头。他后来跟我们说“百米开外一枪就能把鬼子放倒”。

有一次,他们村武委会接受任务,夜间护送民工给南边集结的八路军送一批军粮。摸清了鬼子的活动规律,去的时候比较顺利,但回来路上遇到麻烦。在经过太原至石家庄的公路时,与正要返回石门口日军据点的巡逻队碰上了。父亲和2个有枪的队员立刻掩护运粮队按原路退回,他们几人吸引鬼子往东面桥头村、娘子关方向退却以待求援。父亲他们一边后撤,一边对着鬼子开着枪,他们利用地形和夜色掩护,躲躲闪闪还不至于受到伤害。但就这么十来个鬼子兵,在黑夜里尾随着他们的枪声一路狂追,全然不顾离他们的据点越来越远。父亲三人还是缺乏战斗经验,不知不觉下到大山沟里隐蔽自己,没想到从半夜被追打到天蒙蒙亮,最终被逼到距离桥头村还有几里远的一个小山洞里,地形对自己十分不利,被鬼子堵在里面不得逃脱。这一下,他们几个民兵忽然感间到了绝望,恐惧一下子涌了上来。父亲说,他们本身携带的子弹都打得差不多了,到了这个境地,日军很快就能把他们活捉了,肯定又得受尽折磨才能死……巧就巧在枪声也把正在附近活动的八路军小分队吸引过来。山洞外面忽然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八路军占据有利地形,很快将这几个鬼子击毙在山沟里。父亲不住地说,这一场遭遇战,真危险,若不是有八路军小分队支援,他就活不到今天了。

父亲的老家是山西省平定县的石门口乡桥头村,也是附近比较大的村落。村子坐北朝南坐落在一个大山坡上,山下是这一条东北走向的山涧沟,对面就是太原通往石家庄的公路,也是当时日军侵略山西物资外运的主要公路通道。桥头村的后山向北8公里,就是有名的正太铁路线一个叫岩会村的小站,东北方向10多公里,是忻口抗战的主战场之一娘子关。沿公路向西12公里,经过石门口乡就是平定县城。根据父亲讲述的片段故事,我们查询过平定县有关抗战的史料。得知当年这一代就是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活动的范围。这就是电视剧《亮剑》的部队原型。1937年10月22日,娘子关告急,该团就已开赴在平定县东回镇七亘村一带,伺机阻敌。著名的石门关阻击战就发生在这里。东回镇位于石门口乡东南方向接壤处,七亘村位于桥头村以东偏南约40公里处。

■ 太原外围血战西山红沙梁,被爆炸的炮弹掀翻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我家住的部队大院经常放电影。有一次看一个解放战争内容的电影,解放军举着红旗向敌人的高地冲锋,前赴后继,终于把红旗插到主峰。父亲就跟我们讲,他也有过带着红旗攻山头的经历,但那次战斗他们没有获得胜利,也没能把红旗插上去,部队就带着重大伤亡撤下来了。父亲说的就是晋察冀野战军第一次攻打太原外围的一场战斗。

那是1947年11月29日,父亲所在的部队是独立第三旅42团,根据上级部署发起攻打西山的红沙梁高地战斗。红沙梁是位于化客头东南的1550高地,地势突兀崎岖,形如刀背,坡陡沟深,易守难攻。这里可俯视被阎锡山匪军视为生命线的红沟机场,是守敌拼死固守的要害所在地。万没料到,攻击红沙梁,是独三旅惨烈悲剧的开始。父亲说,作为一名执旗手也是很光荣的任务,红旗在战斗中既能鼓舞士气,也是指引部队前进的方向,每次战斗部队都很重视红旗的作用。但红旗也是敌人射击的重要目标,执旗手牺牲最大。父亲说他在参加攻打红沙梁的时候,是主动要求带着红旗上的。眼看着解放军几次进攻受阻,一批一批的战士倒在进攻的路上,他实在忍不下去了,坚决要求自己把红旗送上去。他在刚刚取得胜利的晋中战役中荣立战功,这次战斗还要继续发扬勇敢精神,把红旗插到敌人阵地上去!不过受战斗恶劣情况的限制,父亲并没有像电影里那样把红旗高高举起,而是将红旗缠绕在自己的腰间,他随身多带了几枚手榴弹,拿了一根长长的旗杆跟在两名护旗手的后面向山顶爬去。他们的行动被山顶的阎匪军看得一清二楚,子弹如暴雨般地打在他们的周围。很快一名护旗手就中弹负伤了。

父亲回忆这场战斗时还说到对我军不利的一个情况:“我们的炮弹打不到敌人的阵地,敌人的炮弹却能打到我们山下。”父亲和一个战士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等待时机,那儿距离敌人阵地只有50多米了,他想如果能再前进几步,他的手榴弹就能发挥作用了。然而,正在这个时候,旁边落下一枚不知是哪方的炮弹,爆炸的气浪一下把他和那个战士掀了起来,顺着陡坡滚了下来,这次进攻是他们离敌人最近的位置。父亲的军帽被打飞了,腰上的红旗和军服也被弹片撕破了口子。父亲说也许就是这面红旗救了他一命。

关于这场战斗,目前还未查阅到相关的正式记载。有独三旅的后人采访很多当年的参战官兵,记录了许多回忆。其中,时任独三旅司令部通讯参谋郝乃曾回忆说,“42团红沙梁战斗是三个营轮流打的,共打了四天四夜,一、三营伤亡过半,二营几乎被打光了。”此仗实际上是一次败仗,42团冒着炮火抢运烈士500余名,包括在撤退时又遭敌军炮火轰击牺牲70多人。战后该团仅剩500余人,转移西线休整补充兵员弹药。有评论说这场战斗的失败,固然有诸多原因,但与部队刚刚取得晋中战役的大捷造成领导机关所产生的骄傲思想有关,导致晋察冀整个西线进攻全部受挫,第一次解放太原的战斗未能实现。这位采访人还特意提到,应该在红沙梁建一座烈士陵园,纪念牺牲的革命烈士。

■ 抗美援朝的一次阻击战,被美国佬用枪指着头

五次战役后,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针对志愿军弹药给养供应不足的“星期攻势”特点,采取“磁性战术”,你来我退,你停我打。为获取停战谈判的最大利益,联合国军于1951年9月,发动了强烈的“秋季攻势”。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画卷》记载“联合国军”这场“秋季攻势”夺取了我方467平方公里的土地,在250公里战线上平均推进不足2公里。父亲时任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9团2营机炮连排长,参加了一次防御作战。这是一场没有增援的、有限的阻击任务。

然而当他们完成任务收到撤退命令的时候,危险已经降临:阵地的三面被美军包围,预定的撤退路线被截断,另一面则是一处近乎悬崖的山涧沟,还不知下面敌情如何。他们决定坚守到天黑打退敌人的进攻后就向这个山涧沟转移突围。父亲带领三个人负责殿后,掩护大家撤退。傍晚,部队开始往山下撤退。父亲听到突围下去的战友在沟底下发生了一阵枪战,但很快就平息,说明行动成功了。他们在山上观察敌人还没有发动攻击,趁着天色也从这个山涧滑了下去,防止敌人封锁这个突围通道。沟里也是一片漆黑,显得阴森恐怖。一起下来的战友都在滑落的过程中失散了,彼此不能大声呼喊,只能向着我军阵地的方向摸索前进。不巧,筋疲力尽的父亲被石头绊倒摔在一个大炮弹坑里,还未等他翻起身,突然冒出来一个美国兵,站到坑上,端着枪直对着父亲的头!父亲真被吓了一跳!

美国佬嘴里哇里哇啦地说着什么,大概意思就是要父亲不要乱动,当他的俘虏了。这么近的距离被敌人用枪指着脑袋,父亲说这是唯一的一次,稍有不慎就会立刻丧命在敌人的枪口下。借着山上的火光,父亲看到这个美国大兵很得意地打着手势让他把自己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父亲的枪里没有子弹也没有手榴弹,口袋翻出来让他看看没有东西。美国佬看到父亲手腕上还戴着一个明晃晃的手表,这是临上战场时,部队刚配发的。他又摆手让父亲把手表扔上去,父亲就把表摘下来扔给了他。美国兵真的对这个手表产生了兴趣,一只手接过手表就反复地端详起来,另一只握枪的手也无意识地把枪口转移了。正当这个美国鬼子摇晃着手表举到耳边听的时候,父亲猛地飞跃,抱住了敌人的双腿,一个翻滚将他拽进弹坑,然后迅速用双手卡住了美国兵的脖子,用力一捏,就听咔嚓一声,敌人的脖子被掐断了———好悬那!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父亲在连云港的守备18师46团担任副团长,他到大板桥2连蹲点指导战士做拼刺刀的训练时候,受大家一再要求讲段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他看着连队驻扎在山脚的地形,有感而发竟然讲起了这么一次险些成为美军俘虏的战斗。连队的一名新战士记住了父亲讲的这段故事,多少年后,这名战士成为解放军文艺社的总编辑,又把父亲这名故事讲给了一个采访撰写志愿军战俘纪实的军旅作家。父亲的这段故事被引进到书里,目的是体现志愿军战士面对敌人的机智勇敢。

父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授予“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称号,于1955年4月9日回国。父亲经常讲起战争年代的经历,他说自己是个幸存者,英雄都牺牲在了战场上。父亲是在查出癌症的次年去世,享年71岁。(刘频 刘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