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东海学子郑学伟:想早点替父亲撑起这个家

【连网】  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母亲和哥哥智力障碍,奶奶患有高血压和青光眼,双眼几近失明……9月6日,“福嘟嘟”杯助学公益行走进东海学子郑学伟的家,斑驳的水泥墙和简易的木板床,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是一贫如洗。

一家五口仅靠低保补助和父亲在集市上帮别人修自行车维持。为了供家里唯一健康的儿子读大学,去年春天,父亲不得不拖着残腿远赴宁波打工……

生活的艰辛从未让这个出身贫寒的大男孩停止逐梦。今年高考,郑学伟以332分的成绩,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录取,9月12日报到。面对1.8886万元的新生开学费用,家里人犯了愁。除去助学贷款8000元和爱心人士送去的600元,还有1万元的费用没有着落。如果你想帮助他,请和本报助学热线13851291243联系。

一家五口四人残疾 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

白露前一天,暑热未消。顶着炙热的阳光,本报第八季助学公益行来到东海县双店镇代相村,郑学伟的家就在村子上。得知我们到来,早早便等在家门前的郑学伟和家人,热情地将我们迎进了门。

TIM截图20200910090723

这是一处简陋的农家小院。没有农村常见的高墙和门楼,三间低矮的平房和周边一排排装修考究的自建别墅比起来,逊色许多。“十几年前,我们搬迁到这里,在亲戚的帮衬下,盖了这三间房。”郑学伟的父亲告诉记者,因无钱装修,一家五口一直住在这个水泥裸露的毛坯房里。如今房子已老旧,还四处漏雨,但建房时借的5万元外债,仍未还清。

走进地面坑洼的堂屋,室内陈设简陋。房梁上一个老式吊扇吱吱嘎嘎地转着,餐桌和用木板临时搭建的案几上凌乱地摆着餐具和炊具,一些书本和杂物胡乱地堆砌在屋角,上面落满灰尘。最值钱的是一台银色的双门冰箱,还是用郑学伟的贫困生补助买来的。

“我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干不了重活。妻子智障无法与人交流,更谈不上务工和操持家务。”郑学伟父亲告诉记者,因为遗传,大儿子出生后和妻子一样,有严重的智力障碍。直到2002年,小儿子郑学伟健康诞生,才让这个家看到了希望。

在郑学伟的记忆中,为了养家,供自己读书,不服输的父亲早些年自学了修理自行车、补胎的手艺。每到逢集,父亲便到集市替人修车、补胎,赚取微薄收入。这几年,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父亲的生意也就没人光顾了。

“没了生意,日子更难了,我也是不得已才外出打工。”郑学伟父亲叹了一口气说道,去年3月,迫于生计,他不得不撇下这个家,远走宁波,在当地一家纸箱包装厂打工。“包吃包住,每月能赚4000块,虽然辛苦,但想着将来要供学伟读大学,再苦再累我也愿意!”父亲坚定地说。

“这是我母亲,今年74岁。之前做过两次手术,但因没钱继续治疗,现在双眼只能看到一点点光。”郑学伟的父亲指着身旁的老人说,自己外出打工后,只能由身患高血压和青光眼的老母亲独自挑起照顾整个家的担子。因为看不见,老人整日只能艰难地摸索着洗衣、做饭,照顾智障的母子……

“大姐离世后,幸亏还有个小妹替我照看着家,不然我哪能放心出去打工啊!”郑学伟的父亲感慨道。除了在经济上的帮衬,初二就住校的郑学伟放假常住在小姑家,带回的换洗衣物,都是小姑帮忙洗涮,就连学校的家长会也是小姑代开的。

“知道家里不容易,学伟特别懂事,刚读高一那会儿,孩子总是舍不得吃,为省钱早餐只吃1元,午餐3元,晚餐2元,每月的伙食费只有100多元,导致营养不良。”对于这个懂事的侄儿,小姑甚是心疼,“都是亲人,能帮一点是一点,如今孩子考上大学有了出息,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的!”

TIM截图20200910090730

332分考取南航金城学院

想替父亲撑起这个家

今年高考,郑学伟以332分的成绩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录取。但拿着录取通知书,这个要强的大男孩却红着眼眶告诉记者,对于高考成绩,他并不满意。因为心理压力大,自己未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总分比平时少了20多分。

“学伟从小就努力,从未补过课,学习很自觉,不用我过问。”父亲表示,自己小学没毕业,也帮不上忙。儿子能有今天的成绩全靠自身努力,已经很令人欣慰了。

这个暑假,懂事的郑学伟为给父亲分忧,便到宁波和父亲一起打工。当看到父亲每天12小时在闷热的厂房内辛苦打包、搬运废纸,热出一身痱子,痒到半夜难眠,郑学伟心疼地哭了。然而父亲却宽慰他说,“即使再苦,爸爸也一定要供你将这四年大学好好读完,这也是你对爸爸最好的回报。”

9月2日,结束在宁波打工的父子俩一起回到老家,看到家中的奶奶、妈妈和哥哥,郑学伟不禁心生无限伤感。“读大学后,爸爸要继续在外打工为我攒学费,奶奶年迈失明,还要照顾妈妈和哥哥……”他告诉记者,自己去南京读书就是看中了离家近方便回家,选择报考这个专业也是考虑到将来好就业,能早点赚钱,替父亲撑起这个家。

9月12日就要报到了,虽仍有一万元的学费没有着落,但对于未知的大学生活,郑学伟依旧充满向往。心怀感激地收下爱心人士为他送去的600元爱心款,试穿了本报记者替爱心张奶奶转交给他的冲锋衣,郑学伟这个腼腆的大男孩感动地说,“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在大学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课余时间去打打工,赚取部分生活费和学费,尽可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TIM截图20200910090745

40分钟捐出1万余元

董洪益学费和电脑费全部解决

昨天,本报第八季助学公益行发布了第十八位学子董洪益的故事。今年高考,董洪益以356分的成绩考取石家庄铁道大学,然而6349元的新生开学费用却难住了祖孙三人。这个暑假,年迈的爷爷一直在忙着捡破烂给孙子挣学费,然而从早忙到晚,却也挣不到几个钱。

“孩子太懂事了,咱能力有限,但能帮一点是一点!”“希望孩子能在大学里安心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当天上午,在看到董洪益的报道后,深受感动的爱心人士纷纷行动起来,100元、200元、300元、1000元……仅用不到40分钟,大家便为董洪益凑齐了6350元学费。得知孩子报考了计算机类专业还缺台电脑,爱心人士再次自发地为这个懂事的孩子伸出援手,筹集了4700元。

得知学费这么快就凑齐了,爱心人士还贴心地捐赠了购买电脑的费用,董洪益十分感动。“感谢这些好心人,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将来把大家对我的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福嘟嘟”杯本报第八季助学公益行目前还在火热进行中。后面还将陆续发布12到14名贫困学子的信息,活动将持续到9月底,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为贫困学子献出爱心!爱心人士可以通过苍梧晚报以及连网(www.lyg01.net)、连云港发布等渠道了解活动信息。同时,可以搜索13851291243加微信进入本报助学公益行微信群,也可以加入本报助学公益行的专属QQ群157817222(加微信或进QQ群请注明“助学”字样)。(记者 杨锐冰 伏广进/文 牟进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