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暑期社会实践 是“真锻炼”还是“走过场”

【连网】  暑假之前,不少学校都为中小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参加社会实践,马上开学了,孩子们的这项作业完成得如何?他们参与的暑期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含金量,抑或是敷衍了事、只求盖章?近日,部分家长代表在新南街道延南社区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家长观点一

孩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

得到“真锻炼”

36岁的徐娜有两个孩子,家中的姐姐新学期就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这个暑假,徐娜为孩子安排了两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次是给环卫工人送清凉,一次是去社区参与创文志愿活动。徐娜表示,虽然都是一些小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感觉挺好的。“送清凉”活动之前,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给孩子们做了简单的介绍,也让孩子们在烈日下感受了一段时间,对孩子还是有触动的。

“你还别说,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这样的志愿活动,还是有好处的。”居民刘翠跟大家分享了她的感受。孩子翔翔是家中的独苗,平时在家里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少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参加了几次社区的志愿活动后,孩子学会了理解别人,懂得了感恩。一次孩子的爷爷在外面抽烟,抽完后随手把烟头扔在地上,孩子不依不饶地让爷爷捡起来。“爷爷,你少扔一个烟头,环卫工人就少弯一次腰,他们每天工作很辛苦的,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翔翔的一番话让老人特别吃惊,也让他们很欣慰。

今年10岁的妙妙暑假期间参与了“文明行车 一盔一带”志愿活动。孩子的妈妈表示,当时是她陪着孩子一起参加的活动,那天正好赶上高温,临近中午特别热,孩子们在烈日下穿着红马甲,拿着小喇叭在街头喊着宣传口号,热得满头都是汗。也正是这样的感受,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交警叔叔的辛劳,孩子们的实践只是短暂的一小会儿,但是交警叔叔往往一站就是半天,风里雨里维护交通、守护行人,很不容易。“交警叔叔很辛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通指挥,做文明人。”孩子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暑假期间,社区里的其他小伙伴有的去公益市集当小老板,有去美术馆、图书馆当小馆长,有的采访社区达人当小记者……孩子们一下子有了不同的身份,觉得特别好玩,还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收获颇丰。

家长观点二

缺乏新意流于形式

多数是“走过场”

前几天,方先生带着二年级的孩子到社区报到。今年,社区为孩子们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打扫卫生。方先生说,活动时间不到半小时,工作人员把志愿者小马甲和劳动工具发给孩子们后,家长们就开始各种拍照、拍视频,很快工作人员就来检查了,象征性地看看桌子、板凳,顺手摸了一下刚擦过的桌面,就说可以了,便将手中盖好章的一沓表分发给家长。

五年级学生家长邱女士表示,每年一放假她就会联系社区,询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今年社区安排的是健康讲座,时间不到一小时,听完之后,社区就在活动表上盖章。“其实,很多同学都在那儿玩手机,真正听讲座的并不多,但只要到场就行,并没有其他的要求。印象中,每年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听讲座就是做手工,或是简单的劳动,花样太少,感觉没意思。”邱女士表示,孩子很愿意参加一些动手性、实操性的活动,或者是一些岗位体验,但是不知道哪里有这类活动,并且,主办单位在活动后能给他们盖章。

在探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家长刘先生坦言:“目前,连云港不少社区的活动场所有限,工作人员较少,没有相关设施,也没有精力组织孩子们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多都是走走形式,所谓的社会实践,也就是意思一下。”

家长吴女士表示,儿子开学要读初三了,假期辅导班把时间排得满满的,根本抽不出空来参加社会实践,她到社区去请熟人帮忙盖了章,这项作业就算完成了。

社区声音

力所能及组织孩子参与活动

“每年开学前,都会有一批家长来‘求盖章’,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很无奈,为了孩子回学校好交差,只能帮他们盖章。”延南社区党委书记营艳介绍,这些年,她们也一直在积极组织活动,给孩子们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能组织的活动确实有限。

首先是社区活动用房问题,也就是这两年才有了较大的改变,以前社区也就两间办公用房,根本没有场所用来组织活动,而且社区办公人员也有限,四五个人既要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还要忙于各种检查和台账,想搞活动都得挤时间。

相对于外地城市一些街道、社区及相关部门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港城很多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限于放电影、开讲座、打扫卫生、铲除街头小广告或上街宣传文明养犬,给孩子的总体感觉是比较单调,缺乏吸引力,孩子的参与度也很低。

“这两年围绕垃圾分类、创建文明城市等主题,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志愿活动,比如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家园”等主题实践活动,参与活动的小志愿者还是挺有收获的,一是通过参与活动建立起小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二是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整体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共建文明社区。”营艳说,这几年,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以前不少家长直接找到社区要求盖章,现在家长纷纷要求参与志愿活动,更注重参与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盖个章。

老师观点

引导孩子在实践中经受锻炼

近年来,随着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小学校布置的暑期实践作业内容可谓五花八门、形式多样:进社区、养老院参加服务性、公益性实践活动;看电影、听讲座、参观博物馆,写下观看的心得感悟;自拟选题做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尝试撰写小论文……另外,一些学校重视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如要求小学生在家中为自己设置一个劳动岗位,可选择简单的洗碗、拖地、洗菜、做饭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建宁小学的陈老师表示,学校之所以会布置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出发点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利用暑假这个相对宽松的时间段,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掌握在教室里学不到的技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从而改变自己不好的生活习惯或者行为,从家庭和社会大课堂中获得成长的正能量,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这也是一些学校要求由居委会或其他机构盖章确认学生社会实践作业的根本缘由。

“要让孩子们真正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在志愿活动中培养公益精神,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陈老师分析,目前,对于暑期社会实践作业,一些学校还是以“课程化”“作业化”的思维来看待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简单、笼统地布置给学生后就静等收作业了,而与之相对应的社区或相关实践单位,也往往忽略学生的年龄和自身特点,缺乏对此类活动的精心设计,重结果,轻过程,流于形式,激发不起来孩子们的兴趣。

与此同时,一些家长对于这样的特殊作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是负担,往往采取应付的方式完成。这些不但培养不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志愿精神,反而容易养成弄虚作假的坏毛病。(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马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