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夯实工业基础 加快服务业发展 —— 港城“六稳”“六保”系列观察(五)

【连网】(周莹 连统 连发)近日,我市公布了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批发和零售业占比最高,超过30%,制造业占比为13.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8.8%。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表示,这样的数据显示,服务业正在港城风起云涌,成为吸附劳动力、激活经济活力新的力量。与此同时,港城需高度关注制造业的发展,做大制造业的规模,将赚钱的“资金池”进一步做大,为服务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保障整个经济有序运转。

tm

做强制造业

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市拥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8442个,比2013年末增长21.7%。这样的数据显示,我市工业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规模体量正在不断增强。其中,制造业占比最高,达到97%。在工业行业大类中,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石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位居前三名。数据背后,也说明人们改变了传统概念,以创新为动力的医药产业不仅盈利能力强,而且对于就业的吸附力也值得关注。

在看到利好方面时,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市从1984年开始承接国家对外开放政策,但在2018年末,我市港澳台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比例仅有0.9%,外商企业仅有1.3%。当前国内外形势依旧严峻,外资招商压力加大,我市目前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外资和港澳台资比例存在不足。这要求我市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深化目前的外资招商政策,让每年的外资招商任务内化为外资企业,为港城开放加码。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表示,目前,大多数城市外资招商还是政府开个发布会,一帮企业来参加的模式。随着经济形势严峻,连云港需转变外资招商方式,把区域外资招商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的营销活动来规划与运作,制定一个以营销理念为基础且适应区域招商引资需求的招商引资战略。简单地说,学会包装城市,让人们对这个城市充满想象。例如人们提到苏州就是苏州园林,提到上海就是现代都市,连云港也应该找到自己的城市形象,并进行海外推广,让大家对这个城市充满期待。

我市工业传统型特点明显,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偏少。在这次经济普查中,笔者发现,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房子服装服饰业企业占据我市企业法人单位数前三位。这样的数据显示我市工业企业中传统产业占比偏高,84家医药企业产生了主营业务最高的医药制造业,企业法人数量最大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1581家企业,但是其主营业务仅有161.35亿元。这样的数据再次折射出我市应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让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城市主导产业,让更多的优质企业在连云港落地。

卢山表示,我市应通过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提高连云港本地的全要素生产率,让连云港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城市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策源地。通过科技创新、投资强度和结构优化,推动经济更快增长。推动科技功能布局与城市战略方向相契合、科技攻关重点与主导产业需求相匹配,大力培育以新技术为引领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圈,加大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培育。进一步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整合资源高效利用,加大原生性科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实现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通过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层次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能级。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培育

众所周知,疫情下,以消费为特征的服务业快速发展,人们对消费业的未来充满期待。翻阅连云港第三产业数据,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8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9940个,占32.1%;制造业8185个,占13.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485个,占8.8%。这样的数据显示,我市服务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重。分析占比最高的批发零售种类,我们发现,在连云港批发和零售行业法人单位数量中,同工业相关的批发和零售占比颇高,但是分析其产业结构显示,我市批发和零售业依旧是传统产业偏多。

市发改委服务业处处长周立岩表示,分析我市第三产业结构,我们可以看到两大特征,首先是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其次是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偏高,然而在服务业发展中,大家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应该占服务业比重超过70%,特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文化娱乐、现代物流等产业。分析这样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目前,连云港服务业市场存在结构性问题,即本市高端服务业供给能力不足,很多消费需求被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吸附,生产性服务业订单外流。为此,我市相关园区需加快培育同当前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建立平台,让更多科技研发、原创设计在本地释放。

生产性服务业不足,生活性服务业情况如何呢?零售业是最好的指标,我市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产业专门零售业的企业法人单位最多,吸附的劳动力也不少,然而其营业收入仅有40多亿元,其资产总计仅有40多亿元。唯一过百亿元的零售业是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这样的数据显示,我市服务业主要还是刚需,需通过拓展消费渠道,刺激新经济消费。

为企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

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依旧存在,面对这样的压力,连云港需继续深耕制造业发展,将城市经济夯实。与此同时,应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让更多新经济得以在本地落地。

2019年公布的浙江企业创新统计调查显示,超八成被调查企业家认同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作用,一半以上企业家制定创新战略目标,选择“增加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最多,占比达51.7%。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张健表示,港城大中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率不断增加,表明港城企业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实施中,连云港企业面临的压力不小,金融、市场、上下游配套、科教资源不足、人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都影响了企业创新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供给和制度供给作为关键路径,把提升科技治理能力作为重要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浙江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以金融支持为例,最近一段时间银团贷款开始成为港城企业关注热点。2004年,浙江就开启银团贷款第一笔生意。如今这种模式已经成为浙江推进重大项目的重要金融支持。浙江更加令人点赞的就是其“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浙江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推进“一件事”便利化改革,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个工作日(8小时)内办结。企业注销实行“一网服务”,试点地区简易注销从45天缩短至20天。这样的速度让人瞩目。

当前,港城正处于转型期,需深度关注产业发展变化,让港城效率为港城发展助力。需关注城市发展细节,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延伸扩展到公共场所,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让每一个港城人生活有依靠、发展有平台,毕竟最好的环境口碑就是港城人对于城市管理的认同。当每个人都是连云港的宣传员时,港城发展将更加有底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