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物业+养老”还有多少路要走

【连网】(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王小寒)如果可以选择,所有人都愿意在离家最近的地方养老,这意味着老年人无需调动大量身体机能去适应陌生的环境,这也是九成以上老年人认可居家养老的原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热点话题不断,各类重磅提案、政策频出,其中关于物业管理和养老服务的讨论,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日,云海社区就“物业+养老”问题召集居民、物业、社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讨论。

居民观点一

期待“物业+养老”在港城试水

73岁的社区居民徐兰霞,育有一儿一女,但是两个孩子都不在自己身边,女儿远嫁苏州,儿子定居南京,前些年在南京帮儿子照看孩子,待到孙子上了幼儿园,又回到了连云港。

“还是喜欢在自己家里待着,虽然南京是个大城市,但是我们老年人住着就是不习惯,回到家哪哪都熟悉,看着就亲切,心情也舒坦,我还是喜欢在家养老。”但是徐兰霞也清楚,现在还能和老伴儿在家享受清闲的生活,那是因为身体还硬朗,要是身体差了,还是得靠孩子,因为现在家里的养老产业还没跟上,他们盼望着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居家养老的推动,能够早点实现更多老人居家养老的愿望。

同徐兰霞有着类似想法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居民张德彩也细数着自己的需求与期盼:“我和老伴儿就一个孩子,虽然孩子就在本地,但是平时孩子既要上班又要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也都挺忙的,我们老两口有退休金,生活无忧,要是能在做饭、打扫卫生这些方面得到更多更好的帮助,那就真的是老有所养了,如果物业人员提供这方面的养老服务,我们会第一个买单。”

“类似一日三餐、家庭卫生保洁、助浴代购这些养老服务,有需求的老人不在少数,目前港城部分社区也在推行这样的养老服务,但是尚未形成气候,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居民乔大爷坦言,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这方面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政府需要在这方面多些引导扶持。

居民观点二

盈利难是物业进入养老领域的最大障碍

“物业管理跟不上,物业费都收不齐,哪来的能力做养老。”居民钱先生的质疑并不是无中生有,许多居民认为,养老服务业也算是在专业性上有较高要求的行业,而物业企业在养老服务上的专业性显然是欠缺的。

不过也有老人表示,居家养老主要是针对退休后的有活力且处在低龄的老人,对养老的专业性门槛要求相对较低,也是现阶段物业企业可以尝试性涉足养老服务的第一步。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先从简单的助老服务做起,逐步深入养老服务。

另一方面,从外地已经着手“物业+养老”试点的物业企业来看,养老产业还未出现清晰的盈利模式,限制物业企业进一步扩大在养老产业的布局,这也让物业企业不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目前周边小区来看,但凡有物业的小区,物业费能收到七八成的都不多,这些物业企业本身也都是小企业,没有大量资金做支持,要想进入养老产业,肯定很难。而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也是养老产业盈利难的重要原因。”居民刘勇表示,盈利难是众多物业企业大规模进入养老领域的最大障碍。

要破解盈利难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等待相关养老政策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物业企业也需继续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

社区观点

可从助餐服务着手 摸索居家养老服务

“对于物业投入参与社区居家养老行业,我觉得目前或者短期内在我们这边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处。”云海社区党委书记李海霞分析,虽然说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是短时间内要想做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就目前的物业企业来说,他们不具备养老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其次,社区居家养老方面目前基本属于公益性服务,没有收益可赚(有偿服务除外);最后,就是目前好多业主跟物业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业主心中对物业还不能完全信任,这种不信任对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也是一个障碍。

当然,如果现有物业可以改变以往的思路,往这方面发展的话,那么也是个好事,因为物业日常跟业主的接触比较多,对业主家庭情况掌握得比较清楚,在居家养老这方面工作有一定的基础,服务也能更方便快捷。如果物业能真正投入力量向这块服务拓展的话,一方面不仅拓宽了业务范围,而且还能改变物业与业主是对立关系的思想,真正让业主可以信任物业,那么对物业工作也是很好的促进;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的压力也会相应减小。

李海霞表示,如果物业想试试的话,可以从助餐服务着手,再慢慢摸索居家养老服务,因为助餐这方面对专业人员要求不高,还可以有一点收益,现在很多独居老人的吃饭确实是个问题,虽然之前有社区尝试过,但是就社区现实情况而言,真的是没有精力去做助餐这块的工作。

物业观点

发展潜力巨大但需充分考察

“‘物业+养老’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有开展并做大养老服务的潜力。今年疫情期间,不少物业为空巢独居等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买菜购物等帮助,其实就是最基础的养老、助老服务。”物业从业人员赵军友直言,养老服务相对来说是一个很新的行业,很多内容还在逐步探索完善,现阶段物业企业要想入局“物业+养老”模式,需要做充分的准备。

养老服务是一个社区的概念,而不是小区的概念。很多小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十分有限,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再做决定。但是就一些物业管理相对成熟的、体量较大的小区来说,物业企业要想接手养老产业还是有其优势的。

一是信任优势,物业服务人员日常通过为业主提供服务建立信任关系,为将养老服务引进社区打下基础,老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信任是物业较其他养老机构最为核心的优势。

二是需求精准把控优势,物业服务人员与老人接触频繁,可以相对准确掌握老人的需求,便于提供定制化、人性化的服务。老人的医疗、保健等服务需求一般比较迫切,经不起等待,而物业一般都是24小时不离小区,对老人紧急求助能够快速回应。

最后是运营成本优势。物业服务企业本身的主业是保洁、安保等基础物业服务,与部分养老服务内容具有一定的重合性,物业服务企业可利用既有物业服务资源、线下空间和整合社会养老资源,获得运营成本的优势。

养老服务需要很强的专业性,这也是物业服务企业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不得不考虑的。对此,赵军友觉得,不妨尝试引入专业机构,进行类似于医疗保健、心理慰藉、特殊生活照料、法律维权等专业服务;另外,要加大人才储备,提升物业服务人员素质,为社区老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