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旅大融合时代“非遗+文旅”如何实现“潮流变现”

□  张晨晨

gb23文化e

【连网】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线上宣传推广成为扩大文化产业、促进旅游消费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在港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当下,具有港城个性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发挥其独有的游客体验提升、地方文化推广的双重作用,越发体现出非遗的担当。而如何让“非遗”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助力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成为不少人思考的问题。

gb23文化f

保护与开发并举非遗的出路可以立足“文旅融合”

“非遗文化在这期间格外受到大众的喜爱。”1月23日以来,连云港市非遗保护部门当好非遗保护“总调度”,紧跟防疫工作总体部署,广泛发动广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积极投身战疫情行动,持续做好“非遗战疫情”线上产品生产推广,推出《“居家防疫 网上传艺”——连云港“非遗微课堂”》《防控疫情 连云港非遗人在行动》等系列微视频和相关文章,网民关注度不断攀升。

全球化浪潮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现象,更造成了消费者对当前文旅项目的“审美疲劳”。而数量巨大、类型多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好能为文旅项目注入全新灵魂。据业内人士称,“这些资源由于带着地域性、独特性、稀缺性等特征,使其产品具有‘该地特有、别无他寻’的素材、工艺、外观及文化内涵。因而,开发好非遗产品成为当下港城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经济价值,它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还是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西游记经典”“徐福东渡故事”“镜花缘传说”“窦娥冤”等出版物,东海水晶饰品、连云港贝雕、黑陶特色手工艺品、灌云豆丹、板浦香肠凉粉、“汪恕有”滴醋、赣榆甜闷瓜地方特产食品……港城非遗资源丰富,成为我市独特文化标记。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业内人士指出:“非遗独特的文化性构成了潜在的旅游价值,在当下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的过程中,非遗先天的市场基因和日益繁荣的旅游市场空间优势互补,不仅带动对非遗文化的有效保护,促进非遗的传承交流,也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推动环境高质量发展。”

gb23文化h

非遗项目入驻景区或可形成一种独特文化旅游业态

去年,全市首个市级综合性非遗展示立方体——连云港市非遗馆在民主路老街建成并对外开放,这是市级层面又一处新树的非遗保护空间,与市民俗博物馆、市非遗资料中心东西呼应、功能互补,成功铸造市级层面非遗保护设施“三驾马车”。“之所以选择在文化景点设立展示馆,原因之一就是景区的品牌定位、文化坐标以及消费属性的加持,对非遗项目的活性开发有着很大的催化作用,同时对景区也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业内人士称。

众所周知,我市文旅资源丰富,各县区的景区也是各有千秋。笔者从相关县区获悉,在提升景区旅游品质上,不少景区已经打出非遗牌,例如伊山景区巧打“康养健身牌”,引入“武医推拿”非遗项目入驻;灌南二郎神遗址公园设置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邀请“孙洪香西游剪纸”“吕国忠二郎神面塑”开门迎客;青口潜园景区邀请若干非遗项目传承人入园,设立游客沉浸式体验工坊,大大提升了景区文化内涵。

笔者以为,景区此举有利于港城打造品位时尚的“文化之城”,而在不久的将来,我市可以让更多非遗项目进入景区,助力打造更多体现历史精神、人文情怀的特色文旅产业链。例如花果山景区可设置“云雾茶制作品茗”体验馆、西游人物剪纸、面塑、草编讲堂,而在孔望山景区可设置“蜂针堂养身”“瀛洲三葫”“拓片”等服务项目。“作为文化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转化为文旅产品,必将形成一种非凡文化旅游业态,为我市文旅行业发展锦上添花。”业内人士坦言道。

与此同时,围绕全市各大景区肌体特质,我市还应该力推非遗创意生产基地创建和“一旅一品”,更多攫取非遗项目开发边际效益,增加旅游项目文化元素和游客体验项目推动重点景区;利用我市丰富的西游文化、徐福文化、山地文化、孝文化、圣人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盐文化等,打造实景表演互动项目,打造新的文旅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文旅业态,拉长连云港旅游时间线,带动全域旅游一、二、三产业协调稳步发展。

gb23文化g

“民俗节庆特质”或可打造成独特“城市文化标签”

去年,我市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助阵,在赣榆潜园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非遗展示交流活动,为加快非遗保护“请进来”“走出去”、同打“区域联盟牌”“组合拳”、组建沿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提出了“连云港方案和主张”。

实际上,在非遗成了“香饽饽”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将民间文化、传统手工技艺等融入美丽乡村、全域旅游中,充分挖掘、展示和传承乡村文化“活”的灵魂,不仅为非遗保护利用开辟了新平台,也提升了美丽乡村文化内涵,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物质和精神双丰收。这些非遗项目以展示、销售等各种形式呈现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中,丰富着各地市民和游客的生活,不断提升着旅游产业的品质和内涵。

而我市拥有丰富的集体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节事活动相关的民俗类资源非常丰富。在省级非遗项目中,有“海州湾渔俗”“淮北盐民习俗”“新安元宵灯会”;在地方节事活动中,重要的有“东海水晶节”“徐福文化节”“三月三娘娘庙会”“四月八白虎山庙会”“灌云豆丹节”,极具“一地一品”,市民和游客参与性强、参加人数多。

和很多地方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凭空造节不同的是,我市正在将本乡本土世代相沿的节日民俗充分挖掘、有序传承、合理拓展,营造本地人认同、游客们共享的节日盛典。于是,赣榆徐福节、东海水晶节、灌云豆丹节、灌南新安灯会、海州白虎山庙会、“三月三”娘娘庙会等一大批节日庆典方兴未艾、盛装隆重,助力推动了非遗保护与其他产业、行业、业态融合发展,非遗保护经济和城市经营属性更加放大。

值得一提的是,民宿能够伴随旅游经济异军突起,在于其满足人们住宿功能之上的体验性需求。非遗与民宿的结合既增强了入住旅客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文化开辟了活化路径。虽然我市的民宿行业方兴未艾,但已然初具雏形。“游客在品味最美味的桃子、体验艺术感十足民宿的同时,又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还能陶冶艺术情操。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特色。”我市一家民宿负责人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