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通讯员 徐欢)2020年1月7日,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病房,来自海州的“95后”小伙薛峰为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成后,他成为了海州区第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江苏省第799位造血干细胞捐赠者,也成为了江苏省2020年新年的第一位捐献志愿者。
“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与难受,只要有爱心,多一点勇气,就能救人一命,我感觉到很荣幸,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薛峰说,2017年,在自己刚满18周岁时,他终于可以走上献血车了,做了他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无偿捐献了400毫升的血液,而也就是那时候在护士的宣传下知道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救人”,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填表报名。
这一系列的“动作”对于95后薛峰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他说:“以前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有人说‘90后’颓废了,没有责任没有担当,今天我做的这件事,也是要为咱们90后正名,90后是非常有爱心的,而且比较低调,只会默默做事,从不宣扬!”
不仅如此,薛峰来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也没有告诉家人以及朋友。他说:“2019年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我心里特别的激动,同时也很担心。父母这个年龄不一定会同意的,果不其然,他们坚决不同意。”对此,薛峰的父母还去当地的县级医院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当地由于医疗水平不高,还是很多人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是抽骨髓。
然而,其实造血干细胞并不是抽骨髓,如今采用的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形式。捐献时被抽取的干细胞只是人体的一小部分,捐献者体内干细胞会迅速复制,造血功能短期内会完全恢复正常,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薛峰说:“整个捐献过程中都感觉很好,打完动员剂后,就感觉腰背有些胀痛感,这是正常现象,但想想能救一个人,这些都是能够忍受的。”
薛峰就是这样一位低调的“95”后,他用捐髓救人的义举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体现了他热心公益、大爱无疆的博爱精神,他用行动点燃新生命的曙光,用赤诚的爱心把生命之花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