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70年国·家|汪习明:70年生活变迁 带来舌尖上的幸福感

【连网】(徐誉宁 周芷妤)昨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家住连云区墟沟街道院前社区的汪习明就出门买菜了,他想趁着早晨人少,为一家人挑选最新鲜的午餐食材。走在市场内,看着各种新鲜的蔬菜和鲜肉,今年72岁的汪习明感慨万千,70年来,他从挨饿到吃饱,从吃饱到吃好进而到吃得健康,经济条件改善,给他带来了唇齿舌尖的幸福感。餐桌上的变化见证着人们生活的变迁,也折射出经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多重红利。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大事。但在汪习明的记忆中,童年时期,能吃饱肚子是最奢侈的事。大约在1959年的时候,他记得他一个月的口粮只有16斤毛粮,可以选择的都是些还没有加工过的水稻、红薯、小麦等食物。因为红薯“净得”量最多,他的父母多半会选择拿粮票换红薯。因此,在处于长身体阶段的汪习明每天吃得最多的就是红薯,为此他也落下了胃病,一段时期内,他的肚子经常发胀。

1963年,汪习明初中毕业,为了帮家里多挣些工分,改善生活,他决定中断学业,参加工作。而他个人的命运也在1964年迎来了转折。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生产队领导选中,开始到生产队干出纳和保管工作,一年能够挣180多元工资。这意味着家里的收入一下子多了,生活条件也因为他这份收入得到了改善。而汪习明家的餐桌上,一年也能够出现三四次肉了,每天能够吃上些稀饭和饼了。

但是要说到最有“口福”的日子,还是在汪习明有了自己的家庭后。1969年,他刚结婚3个月,幸运的是,那一年他以民兵骨干的身份参加国防施工,那段时间每天中午都可以吃上一荤一素一汤,早晚能吃上馒头和稀饭,隔三差五还能吃上一个咸鸭蛋。

“1973年国防施工结束后,我回家了,那时候我只想通过努力,改善家里人的生活。”汪习明说,从部队回来后,家里的条件还是很一般,他当时一门心思就是想通过努力让全家人吃喝不愁。机缘巧合中,他得以担任当时院前大队副业大队的负责人,管理所有外出副业人员。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凭着多年的管理经验,又到当时的塑料五厂工作,负责供应和销售工作。

从那以后,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温饱问题彻底解决,每年家里还能有些余钱。反映在餐桌上的变化则是粗粮变细粮,餐桌上的肉类食品也多了起来。而随着反季节蔬菜上市,春夏秋冬的时令蔬菜琳琅满目,汪习明终于实现了年轻时幻想过的吃着丰盛饭菜的梦想。

“改革让人们富起来,腰包鼓起来,收入多了,嘴巴也吃‘刁’起来。”汪习明说,人们吃穿不愁后,讲究吃得营养成了时尚,居民的餐桌上开始讲究荤素搭配、合理膳食,也注重回归自然,以前人们吃腻的野菜、杂粮成了新宠,农村人去城里走亲戚,带上几斤绿豆、玉米粉,都是很受欢迎的礼物。

如今,汪习明和老伴早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说起现在的生活,汪习明一脸的满足。“还有什么比吃得饱、吃得营养、吃得幸福更重要呢?”汪习明说,现在一日三餐,比过去过年还要丰盛。以前人们是凑合着吃,现在是选着吃。如今,他和老伴也很注重养生,经常收看养生类节目,做饭讲究营养搭配,食材讲究绿色环保。总之,一切围绕养生保健。从饥肠辘辘,到味蕾挑剔,再到健康饮食,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加了,饮食已经成为他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