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武连兄见证港城70年变化享受新时代美好生活

【连网】(□ 庄婷婷 邵沛源)“以前新浦街的房子都是土木、砖木结构的低矮平房,哪能想到现在的变化。”日前,在海州区新浦街道机关社区,出生于1949年的武连兄讲述起自己的生活变化。从只能勉强温饱到现在的小康生活,她见证了祖国走向富强,见证了港城翻天覆地的改变。

童年最深的印象是“吃不饱”

“我小时候,连云港还叫新海连市,我们一大家住在老陇海铁路以北的同和街,也就是现在的新浦公园附近,一间只有四五十平方米的土坯房里。”谈起过去,武连兄很是感慨。武连兄有兄弟姐妹6个,她排行老大。她的童年是在一段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中度过的,吃的用的都得计划着来,需要凭票换粮,每月一个人一斤大米,还有面及其他杂粮,大都吃不饱。她的记忆中,童年总是和饥饿联系在一起。

“把山芋干、玉米放锅里用水煮,每人喝点,有时候花一毛钱在外面买山芋煎饼,那时候饼不大,这张一毛钱的煎饼要坚持到中午12点,肚子饿得咕咕叫。”武连兄回忆道。她记得20世纪50年代中期,好多人因为吃不饱,得了浮肿病。“得了这个病的人每天可以去街道免费领一碗豆浆喝。”而吃上油渣,是当年武连兄最期待、最幸福的事,“母亲把托人拿到的炼油厂的豆渣、花生渣包到一个很薄的皮里给我们蒸着吃,可香了,感觉这是最美味的东西。”

1980年分期付款买了第一台电视机

1965年9月,武连兄16岁初中毕业后,选择去市造纸厂当工人。武连兄回忆,那时候机械设备大多靠人工操作,一个厂就有上百名操作工。武连兄刚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工资是14.5元钱。“造纸厂位于老新海中学附近,从家到厂里的路多是烂泥路,一到下雨就变泥泞不堪,泥路上布满了拉人的平车车辙,时间久了路面就会凹凸不平,可难走了。”武连兄至今记忆尤深。她一个星期要上6天半的班,经常有大小夜班,路上也没有路灯。“回想起来,我现在走路快还得益于那时候。”

1969年,武连兄有了自己的家庭。“我的婚房就是婆家的平房,屋里只有一张1.5米的简易床、一个五斗橱和一对大箱子,很简单。”武连兄那时一个月工资有30多元,这些钱大都要贴补给娘家和婆家。由于工作努力,武连兄几乎每个月都能拿到1.5元的奖金。“那会5分钱就能买到够全家人吃一顿的萝卜干。”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逐渐提高。武连兄终于住上了楼房,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1980年,我们家拥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是12寸黑白的,还是向电视台分期付款3年才买到的,每个月要还25元。”武连兄说。

进入新时代享受美好生活

进入新时代,我市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武连兄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真没想到现在能变成这样,我们觉得很幸福很满足。我和老伴的退休金根本花不完,儿女也不用我操心,家里的3个孙子孙女中有2个考上了研究生。我和老伴平时会利用闲暇时间到社区做志愿者,服务居民。每年还会外出旅游一次,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的日子真是做梦都会笑醒。”武连兄说。

“我小时候,新浦街只有‘三横三竖’的道路,分别是大街(今民主中路)、后街(今建国路)、南马路(今解放中路的和平桥至南极路段)3条东西向道路和通灌路(今通灌北路的陇海步行街至民主路段)、海昌路(今海昌北路的陇海步行街至民主路段)、南极路(今南极北路的陇海步行街至民主路段)3条南北向路道,路面极差,路边只有两三层高的银行大楼、交通旅社等。你看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家门口就有免费公园。高铁通了,出门也更加方便了,到北京也只要几个小时,我和老伴前几天刚去了北京旅游。”说起港城的变化,武连兄露出笑容。

国兴则家兴。当国家的发展融入普通家庭,带来的是愈加富足和美好的生活。武连兄的生活变化曲线诠释了幸福二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