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共和国同龄人孙国治 三尺讲台见证时代巨变

【连网】(李耀华 孙荪 朱影雁)“不变的是讲台,台下‘风景’早已今非昔比。”谈及学校的变化,退休教师孙国治无限感慨,“讲台还是那三尺讲台,教室早已由低矮草房变为明窗净几,多媒体教学和台下那求知的眼神令人欣喜。”70岁的孙国治是共和国同龄人,从乡村小学穷学生到成为一名教师,他亲眼见证了灌南县教育资源从贫乏至极走向日新月异的巨变,而他从事的职业教育又为家乡高质发展提供了动力源。

泥课桌上刻苦用功

孙国治1949年出生于原硕湖乡大圩村,和村里绝大多数农民一样,他的父母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决心让孩子读书认字,希望借此改变儿子的命运。从1958年秋季开始,这位长在红旗下的新中国少年在村里读完了5年小学。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小学,5个年级只有一个50来平方米的土坯教室,每天除了语文,就是算术,课桌是夯土课桌,讲台也是泥制,老师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老私塾先生。”孙国治说。当年的条件非常艰苦,5个年级学生挤在同一间教室,大的十七八岁,小的才七八岁,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老师也经常是顾此失彼,忙得不可开交。

除了教学环境恶劣,其他教学资源也非常紧缺,家庭条件也大多不好,对那一辈人来说,读书是奢望。“我们曾经有过两三个人一本书,直到五年级时才满足一人一本书的需求。那时能顺利读完小学的,不超过三成。”孙国治感慨道,“在小孩子们的眼里,讲台后面的老师那样高大,我也期待自己能够走上讲台。”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孙国治1963年考入了灌南中学初中部。由于家里生活困难,孙国治中学期间吃尽了苦头,但知识最终还是改变了命运,19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淮安师范学校,成为人人艳羡的中师生。

如愿走上三尺讲台

1968年,中师毕业后,孙国治被分配到当时的硕湖乡公兴小学任教,如愿站在了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上。面对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讲台上的孙国治非常认真,他的教学得到了学校和众多家长的认可。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灌南教育依旧很落后,中学老师更是非常紧缺,孙国治因优异的工作表现,被调到了县第二中学任教,从此走上了中学讲台。1978年春天,刚成为中学教师的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改革,那就是恢复高考,讲台上的他又多了几分责任。

“那段时间,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学习热潮,灌南大地同样不例外。”孙国治说,在新安镇,留有小胡子的父亲与风华正茂的儿子同班来念书,一些农民以及在工地打工者也不甘落后,很多人都夜里挑着煤油灯看书,河边、田头看书者比比皆是,他的学生中有数人从此踏入大学校门。

坎坷的求学经历和工作初期不完善的教育环境让孙国治对振兴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斗志。1981年,灌南县职业中学正式成立,这成为孙国治人生的又一转折点,从此他开始在职教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和激情。

职教培育本土人才

“我最初是机械班班主任,当时文化课由普通教师兼任,专业课就请机械厂、压铸机厂、棉织厂工人兼任,就这样维持了多年,直到五六年以后才培养了一部分专业教师。”孙国治说。

在孙国治的印象中,灌南职业教育的起步非常艰难,由于当时的工业相对落后,学生毕业后很难在当地找到对口的工作,因此生源都流向了发达的苏锡常地区。但市县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从未缺位,近年来县里每学期给予人均1500元的补助,用于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实训实习。最近两三年,全县开展的“热爱灌南,奉献家乡”活动如火如荼,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应,从职教中心走出了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他们陆续走上了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成为地方高质发展名副其实的生力军。

在职教中心任教的数年间,孙国治亲眼见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从普通常规教学到多媒体教学,从单纯的书本教学到实习场地高端化,职教讲台正成为更多灌南少年腾飞的支点,这些已成为孙国治津津乐道的事情。即使2009年退休告别讲台,孙国治依然关心职业教育发展,并愿意继续为之倾注辛勤的汗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