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8辆交警铁骑“护航天使” 为25名新生儿29名孕产妇“全城让行”

【连网】  (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金涛 卜玉洁) 9月7日早上6点30分,晨曦微露,警用摩托车和救护车的警笛声交织,一场代号为“护航天使”的行动准时展开。15名危重新生儿、10名普通新生儿和29名孕产妇分成4批,由交警“铁骑”护送,历时两个半小时,从市妇幼保健院旧院区全部安全转运至新院区。

提前通知

“为爱接力、全城让行”

9月7日早上6点,天还没亮,位于市区苍梧路上的市妇幼保健院旧院区住院部楼下,救护车依次按序排开,设备工作人员快速安装调试好暖箱,警车、救护车整装待发。

新生儿病房内,医护人员早早来到科室,给25名新生儿做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再次检查仪器设备,再次确认宝宝信息,再次梳理治疗护理措施。“临时妈妈”们细心地安抚宝宝,给他们作搬家前的“最后动员”,持续提供不间断护理服务。

9月6日下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即提前发布“为爱接力、全城让行,明天多名新生儿从这些路段转院”的消息,提醒将有一批出生早、体重轻、生命力脆弱的危重新生儿,以及一批刚手术完的产妇、临产孕妇和普通新生婴儿,将于次日从市妇幼保健院旧院区转至新院区。

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从7日早上6点30分开始多批次输送,“他们在路途中每耽搁一点时间,就会多一分风险。”连云港交警海岳突击队(摩托车组成的铁骑队)将全程护送,途经苍梧路、郁洲路,一路绿灯。广大市民如果在该时间段遇到铁骑队护航的车队,不要超车、不要插队,一定要服从交警现场指挥,为爱让行。

25名宝宝人生第一次远行

此次转运共25名新生儿和29名孕产妇,包括15名危重新生儿。交警部门为护送转运制定周密预案,行动代号“护航天使”。

“我宣布,新生儿转运正式开始!”9月7日早晨6点28分,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施庆喜一声令下。在“临时妈妈”们的保护下,第一批转运的9名危重新生儿被顺利地从临时暖箱转移到120救护车上的暖箱内。6点30分,3辆救护车在交警铁骑队的护送下准时出发。

车队沿苍梧路、郁洲路,经过郁海广场转盘继续南行,沿途各路口交警已提前到岗值守,在市公安局交通指挥中心内,车队行驶的画面通过路面监控实时传回,后方指挥人员密切关注着监控大屏。大约7分钟后,到达位于秦东门大街669号的新院区,下车,转移上楼,约10分钟后,车队返回旧院区。

上午7点30分,25名宝宝全部顺利入住位于新院区住院部五楼的新生儿科。此时,科内早已做好接诊准备,安置暖箱、连接监护仪、做治疗,医护人员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临时妈妈”张煊抚摸着她负责转运的早产宝宝,温柔地说:“宝贝,我们到新家啦,今天你表现得很棒哦!”宝宝似乎听懂了“临时妈妈”的话,眯着眼安静地享受着此刻的温暖。

据悉,此次转运的25名宝宝中,分别有N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黄疸、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等症状的新生儿以及早产儿,其中6名宝宝出生体重不足2kg,最小的宝宝孕周30+6周。

首台剖宫产手术在新院区顺利实施

29名孕产妇在警车护送下,也分别经120救护车、大巴车顺利转运至新院区产科的病房。上午8点15分,经过4个批次的护送转移,“护航天使”行动圆满结束。此次护送行动,交警部门共出动警力40余人,摩托车18辆,警车4辆。

上午10点半,由孕期健康管理科主任徐雯主刀的新院区第一台剖宫产手术在手术室5号间顺利实施。产妇尚女士分娩一名体重3450g的健康女婴。当新生命的啼哭声响彻整个手术间,每个人内心都无比激动。

当被问到为何会选择到新院区分娩?尚女士认真地说,“我是徐主任的铁杆粉丝,她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听说你们今天搬家,我毫不犹豫就跟到新院区了。同时,我也特别想体验一下新环境!”

产妇的信任令徐雯很是感动,也感染了所有的医护人员。徐雯开心地说,“产妇能够平安分娩,是我们所有人最大的心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