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省驻点帮扶干部王涛,在扶贫路上默默前行

【连网】  (记者 朱一清 通讯员 任礼华) “谢谢王书记给我家送上2000元助学金!谢谢王书记把我家翻建了新房子!谢谢王书记把我家装上了有线电视。”昨日上午,在灌云县小伊乡后场村,数十名当地村民自发来到村委会,把所有的感激送给省政协办公厅来小伊乡帮扶的王涛。小伊乡党委书记刘先仙感慨地说:“正是省政协和后方单位的无私帮助,空港小镇小伊才有今天脱贫攻坚的成果。”

说到灌云小伊的攻坚扶贫,不得不提到“王涛”这个名字。43岁的王涛来自省政协办公厅,是省委2018年进驻灌云县小伊乡的一名普通帮扶干部。在昨天的现场,面对乡亲们的一再感谢,这位儒雅而身体弱小的扶贫干部却十分谦虚,“这是我应该做的,但还是没有做好。”灌云县委副书记、省委驻灌云帮扶工作队队长严志明在多个场合表示:王涛是一个合格的扶贫工作者。

在省委的号召下,王涛告别了妻儿和年迈的母亲,和26名扶贫干部从南京奔赴扶贫一线灌云。这次到苏北乡镇扶贫,还是他人生的第一次。经过短暂的培训,王涛选择到偏远的小伊乡后场村,后场村是省市定点薄弱村。面对2380位村民和几十户贫困群众的眼神,眼前的困难,是退还是进?进入后场村后,王涛经过长达10多天的考虑,义无反顾选择了“既来之,则为之”。

一不做二不休,先是摸底,二是了解民情。仅仅两周时间,他把后场村跑了个遍,继而拿出全村“两不愁、三保障”方案,后推出“精准扶贫方案”。65岁五保户马长好盖好了房子,张步娥、李怀玉等10位村民获得了大病救助,面临失学的孩子在帮扶“三覆盖”的照顾下,全部走进了校园。

“他从没有到我家和村里吃过一顿饭,乡里食堂是他唯一吃饭的地方,多数时候还吃泡面!”后场村支部书记马海洋在接受采访时不止一次地对记者说。据马海洋介绍,即使请兄弟一样感情的王涛到他家来,但还是被婉言谢绝。从小伊乡的业务招待单上,笔者没有发现王涛的一份签单,负责食堂的师傅说,这一年来,因为常跑乡下,王涛吃的基本上都是冷饭。

但就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王涛通过自己和后方单位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共为小伊乡筹集到各项资金146万元,帮扶项目9个,其中政协委员助学51000元,危房改造资金80000元;送科技下乡50000元;建设扶贫厂房1700平方米;修建村公路1680米;争取省政协资金援助350000元。在一个个项目完成后,迎来的是村民们久违的笑容,这是王涛最大的欣慰。

“为了灌云的扶贫工作,为了灌云的发展,我还将继续努力,在后方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为扶贫工作再做一点贡献。”离开后场村时,王涛坚定地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