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王宝祥:服务农民的“泥腿子”博士

【连网】 □ 李 慧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其实,在农历五月,特别忙碌的不仅仅是农民,还有奔走在田间地头的水稻育种专家。在大自然年复一年的轮回中,他们进行着一个又一个课题攻关。

凌晨5点多钟,怕吵醒熟睡中的家人,市农科院水稻室主任王宝祥蹑手蹑脚地起床洗漱,5点半左右出门,路边买份早餐,便驱车前往市农科院东辛农场试验基地。从上周开始,试验基地就进入插秧期,水稻育种专家们得在早上6点就赶到基地,在工人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他们像候鸟一样追赶着太阳,埋首于育种田间地头,诠释着新时期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与追求。

王宝祥,“80后”博士、农业科技专家,师从我国水稻遗传育种学家万建民教授,2010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稻田。放弃了留在南京的优厚待遇和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连云港。

早晨相对比较凉爽,王宝祥沿着实验基地的水泥路径直驱车到水稻田边,拿出自己的“装备”将自己“武装”起来:套上白色的冰袖,带上防晒帽,穿上水靴。王宝祥笑着说:“这些措施达不到防晒的效果,只是为了防止晒伤皮肤,水靴则是进水田的必需品。”

放眼望去,路东边是秧苗地,绿油油的秧苗上面插满了标签,用来标记品种,远远望去就像是开出的一朵朵红色、白色的小花。路西边是水稻种植区,里面已经灌满了水,王宝祥和同事们要做的就是在工人插秧之前把不同品种的水稻秧苗送到对应的位置,分毫不差,方便工人们插秧。

6点10分左右,拔秧、插秧的女工陆续来到田里。王宝祥问了几个组的组长,得知今天将会来近40个人。王宝祥很高兴,他告诉记者,农忙时节很难找到工人来干活,所以每天都会担心人手不够。在工人开始干活前,王宝祥和其他水稻研究人员要把每个人的“责任田”准备妥当。

6点30分左右,工人们到齐,王宝祥安排了20人去西边秧苗田里拔秧,其余人员准备插秧,由两个组长在两头拉绳,绳上打满了结。

“插秧前每个田块均用红绳和竹竿进行标记和规划布局,插秧时移动的绳结也是用来规范和校准的。”王宝祥为记者解释,“每个结对应一穴秧苗,这样就很整齐,容易区分不同的品种。我们之前放秧的时候,就把不同品种的秧苗放在固定位置,工人拿起来直接插秧,秧苗上也带有标签,这样20多个人一起插秧不会出错。”

水稻科学研究不仅严谨,还很辛苦,说起自己的工作,王宝祥打趣道“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的确,常年在田间地头的王宝祥与以前相比,皮肤黑了很多,身材也比以前壮实了许多。

夏季头顶炎炎烈日,冬天身披凛冽寒风,晨见下弦月光,晚载满天繁星。水稻科学研究人员既要安于清贫,也要耐得住寂寞,想要成为田里的“老把式”,得比农民能吃苦,还要克服心理上的压力,因为他们要面对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默默付出也未必能换来成功选育1个新品种的残酷现实。

对于王宝祥来说,不轻言放弃,怀抱勇攀高峰、致富农家的激情梦想。扎根水稻育种第一线,把对家乡人民的爱全部倾注到自己所从事的农业科技工作上,甘愿做一名服务农民的“泥腿子”博士。他说:“既然选择水稻科研,就要把它当作生命中的一部分,怕苦怕累就不要干水稻育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