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劳动者的勋章|吴书明:无惧满身伤痕为港城“疏堵”

【连网】(徐誉宁 徐帆 周芷妤 崔玉婷 文/图)如果说城市地下管网是一个城市的血管,那么水道清掏工就如同“血管净化器”,确保城市的“血脉”通畅。今年62岁的吴书明是一名水道清掏工,从事这份工作近30年来,他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与肮脏的水道打交道,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这些年,这份工作让他赢得了居民的赞美声,但同样也让他伤痕累累。至今,他的右脸颊上还有一处明显的疤痕,手上的大小伤痕更是数不胜数。可是即便如此,他依旧对这一行十分热爱,几乎全年无休,每天都在“疏堵”的路上,干起活来无怨无悔。

gb08社会b

疏通化粪池时摔倒剐伤脸颊

昨日上午9点,笔者在墟沟街道滨州路22号楼附近见到了吴书明。他骑着一辆有些破旧的摩托车,车上绑着工具包,里面装着疏通器、钢丝等装备。在滨州路22号楼西边的一处院墙外,吴书明停下了车,随手拎下了工具包。

原来,因为这处院墙里的下水道有问题,污水常年从院墙底部渗到外面的路面上,导致院墙外从南向北流淌着四五米长的污水,闻上去还有一股怪味。在这股异味的刺激下,我们不由得后退几步。看着我们的窘态,吴书明似乎早已习惯了,他转头向我们微微一笑,随即将工具一一拿出,准备干活。

“我得先把这院墙底部的碎石子清理干净,再做好防水才行。”吴书明一边说,一边从一旁的工具箱里拿出螺丝刀和锤子,身体微微倾斜,半蹲着,一手将螺丝刀对准碎石子的地方,一手用锤子轻敲螺丝刀。没过一会儿,细小的汗珠便从他的额头沁出,在阳光的折射下晶莹透亮,脸颊也变得通红。

经过20分钟的敲打,院墙底部的碎石子被清理干净。随后,吴书明顾不得休息,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拿出“堵漏宝”粉末,将粉末撒在院墙底部,并适量和水,用手将粉末按压紧实。“一点点缝隙也不能留,否则在粉末凝固后还会渗水。”吴书明认真地说。

就在吴书明抬头说话的间隙,迎着光,笔者看见了他右脸颊的疤痕。这道伤疤已经痊愈,但是位置正好靠近他的眼睛,而他的眼睛周围有几道明显的皱纹,远远望去,皱纹包裹着疤痕,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略。

“当时没觉得疼,事后想想才有些后怕。”说起这处疤痕,吴书明语气轻松地说,那是2014年的一天,他接到了一个疏通化粪池的活。当时,因为化粪池深达2米多,他便将木梯放入化粪池内,身穿连体胶裤,头戴安全帽,一手拿着将近3米长的疏通管,一手扶着梯子开始走向化粪池内。

而就在他走到第三级梯子时,由于梯子正好接触化粪池内的污水变得有些滑,他一不小心摔了下去,脸部不小心剐蹭在了梯子边缘,右脸颊被锋利的木梯边缘狠狠地刮下了一小块肉,当时就鲜血直流,剧烈的疼痛让他的脸部变得有些麻木。

“那一次意外受伤,我脸部被缝了7针,也因此留下了一道疤痕,但是好在没有伤到眼睛,要不然就麻烦了。”吴书明乐呵呵地说,他一向闲不住,缝针后在家休息了没几天,就不停地接到别人的求助电话,不忍让客户等太久,因此,没几天他就继续工作了。

gb08社会c

不惧脏累

数十年守护城市“地下动脉”

“这点伤其实很正常,我的工作每天就是这样,特别是手上的伤,都是长好了又受伤,伤了再长好。”吴书明说,从业近30年来,经他清理的下水道、化粪池不计其数,他也已经成为一张“活地图”,哪条街上的管道容易堵,哪条路上的窨井容易漫,都在他心里装着。

虽然苦和累就是水道工的常态,但是他觉得自己干的是帮人“疏堵”的工作,想想都很有成就感。特别是这么多年下来,很多居民和商户都对他很信任,每次一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如今,他的老客户已经多达100多家,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疏堵大王”。

而这么多年下来,吴书明也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他几乎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为大家处理各种“疑难杂症”。

2017年的冬天,一场大雪降临港城,也带来了大幅度的降温。一天早晨,室外零下9℃,吴书明突然接到一位客户的电话,对方说下水道堵塞,屋里四处溢水,想让他过去处理一下。

因为路上结冰,无法骑车运送工具,吴书明找来扁担和竹筐,不顾路面湿滑,步行将工具挑了过去。来到现场后,吴书明站在室外,开始自制20多米的疏通管,站在寒风中整整半个小时,手握管子不停地疏通,直到下水道恢复畅通。

而就在前不久,吴书明的右耳被蜈蚣咬伤,整个脸部都肿胀起来。就在他前往医院挂水的时候,他还不停地接到求助电话。不忍客户焦急地等待,挂完水后,吴书明便回家拿上工具赶往疏通下水道的路上。干完活后,业主看他带病干活,想多付一些钱,却被他婉言拒绝。

gb08社会d

感恩现在的好生活

为大家“疏堵”

说起入这行的原因,吴书明憨厚地告诉笔者,起初其实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在他32岁那年,迫于生计,他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从灌云老家来到墟沟街道生活。为了养活一家人,他起初是从事搬运工工作。闲暇之余,吴书明经常站在路边观察清掏下水道的人如何干活。时间久了,他觉得这活不难,便萌发了试试的念头。

1991年,吴书明将家中约1000元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只身一人,前往临沂购买清掏水道的工具,开始从事这一行。他至今都记得,第一次打开井盖的瞬间,一股刺鼻的味道冲过来,那种感觉,一辈子也忘不了。

“一开始大约三四天才有一单活,每次仅赚十几元钱。”吴书明说,真正干了这行后,才知道这行多么不容易,不仅活脏,而且赚得也不多,这让他一度想放弃。后来,由于他手艺不错、价格公道,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慢慢地,他便树立了信心,愈发爱上了这行。

如今,吴书明的一双儿女早已长大成家,也都十分孝顺。他们都劝他别再干了,回家安度晚年,可吴书明却不乐意。

吴书明坦言,在做水道工之前,家中一贫如洗,还欠了一万多元的外债。做了水道工后,他赚了点钱,不仅偿还了家中的债务,前些年他还在老家盖了一栋楼房。这让他十分感恩,感恩这份工作,感恩社会大家庭,让他过上了安稳的好生活。

因此,吴书明早已计划好,要将这份工作一直干下去。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够一如既往地服务好每一位客户,为大家除去“淤堵”,守护好这座城市的“地下动脉”。将来等干不动了再退休,回老家好好享受晚年的田园生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