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退休老教师徐邦瑚: 用文字“敲”出幸福晚年

【连网】(黄 威)有一首歌唱道:“最美不过夕阳红”,那什么样的“夕阳”生活最幸福?退休语文老师徐邦瑚对幸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社会奉献余热、积极传播正能量才是真正的幸福。他选择用文字弘扬正能量,“敲”出晚年生活满满的幸福感。

wx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徐邦瑚和老伴“蜗居”在一套不大的两居室,房子收拾得整洁干净,虽然并没有单独的书房,但这并不妨碍他醉心文学创作。“我不抽烟、不喝酒,也不爱打牌,就是喜欢读书看报、写点文章。”一见面,徐邦瑚就乐呵呵地说。在乡村中学当了一辈子语文老师,他早已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徐邦瑚回忆说,年轻的时候他就是文艺骨干,经常创作一些剧本。从事教育工作之后事务繁忙,但是也一直笔耕不辍。退休之后有了大把的时间,他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文学创作上。

文学创作不为名不为利,用徐邦瑚的话说,与过去的岁月相比,现在人们的生活真是无比幸福,非常值得将这样的幸福生活记录下来,让大家都学会珍惜,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在徐邦瑚的眼中,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正能量”,而且他习惯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正能量”。经常乘坐公交车出门,他看到很多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公交车驾驶员服务热情周到,于是写出了《公交车协奏曲》;登山看到成群的白鹭纷飞,他就细致入微地去观察记录,写出了《云台山下白鹭飞》,热情讴歌秀美的山河和良好的生态。徐邦瑚说,也正是随处可见的“正能量”,给了他创作的激情、创作的动力。

徐邦瑚文学创作的源泉都来自于生活。他闲下来就出门采风,随身带着三件宝———纸、笔、手机,遇到有意思的事情就赶紧记下来,有的时候,他边走边看边写,还没有回到家中,一篇文章的初稿已经出炉了。他常常到市区附近的乡镇赶集记录乡村的变迁,特地选择在雨天登山描绘不一样的港城美景,骑着电动车“巡城”去发现美。徐邦瑚文章的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语言都来自生活,这样的文章言之有物,让人读来津津有味,也得到了不少报刊编辑的青睐,将他的文章刊发。

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是徐邦瑚创作的一大源泉。徐邦瑚的老伴也当了一辈子的老师,两人几十年相敬如宾,从来没有红过脸。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两个人相互扶持,将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如今退休了,生活过得好了,两个人的感情依然真挚热烈。春节前,他痛风发作,不能行走,老伴照顾周到,于是他创作了《手牵手 跟着感觉走》一文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他写道:“妻子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衣服,穿给我看,问我合不合适、好不好看。我审美能力一流,打量了一会儿,兴奋地说,你穿什么都好看啊!这衣服就是为你定制的。的确,在我眼里,妻穿什么衣服都得体大方。”大家纷纷给他留言点赞,说他“秀恩爱”,羡慕他们夫妻俩的生活状态。夫妻相敬如宾、互相扶持,已经成为他们家的好家风,在他们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下,女儿女婿一家的日子也过得温馨幸福。

徐邦瑚当了一辈子的中学语文老师,国学功底扎实,《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烂熟于心。有感于现在的学生传统国学知识欠缺,徐邦瑚退休之后,到几所学校开设了国学课程,帮助学生接触中国传统典籍。他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课程,将国学经典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出来,讲课风趣幽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为不会开车,徐邦瑚到学校上课都是乘坐公交车,有时候甚至要步行将近一个小时,他从来没觉得累,反而是乐在其中。“我在路上的时候看看花、看看云,有时候触景生情想起了一首古诗,到课堂上就可以把这种感受和美学的意境传递给学生。”徐邦瑚说,退休之后还能站在讲台上传业授道,为社会奉献余热,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幸福。只要身体还允许、社会还需要,他就会坚持下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