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我市成为全省首批开展农贸市场公益性改革试点城市之一 农贸市场的公益性之路该怎么走?

【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怀诗 通讯员 仲恺)“蒜你狠”“钱滚番”“柚要命”……近年来,类似用来形容菜价疯狂上涨的流行语层出不穷,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市场化经营下,农贸市场公益属性的缺失。去年6月,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公布了连云港、无锡、徐州、常州、苏州、盐城等6市为全省首批开展农贸市场(菜市场)公益性改革试点城市,开启了农贸市场回归公益的道路。经过初审、复审、中介机构专项审计、现场验收等环节,日前,我市确定苍梧生活广场、金宝菜市场、海棠路菜市场等14个试点项目通过验收。接下来我市农贸市场的公益性之路究竟该怎么走呢?

推进产销直供对接

我们都知道,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都市餐桌,中间要经历很多流通环节。尤其是从批发市场到农贸市场这所谓的“最后一公里”,菜价往往会翻好几番。“农贸市场的菜价肯定要比批发市场贵,毕竟我们还要自己承担摊位费和运输费等费用。”在海州区沈圩桥菜市场经营蔬菜生意的张大姐说。

从上游购进蔬菜运到农贸市场再转手卖给市民从中获利,这几乎是当前大多数菜市场商贩们的通用模式。非公益性菜市场主要以赢利为目的,这样的运作模式无可厚非,但是公益性农贸市场需要在保证蔬菜供应,维护价格稳定,保障食品安全和加强卫生保洁等方面发挥公益性功能,以解决百姓买菜贵、买菜难的问题。这就要求公益性农贸市场必须要突破原有的产销模式,推进产销直供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打通市民和菜农之间的买卖渠道,为市民提供一个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

为了充分发挥菜市场的公益性,根据《连云港市菜市场公益性改革试点项目管理办法》,我市要求所有试点公益性改革的农贸市场,必须要提高市场保障供应能力,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流通企业之间实现“场地挂钩”“场厂挂钩”,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同时,还要求农贸市场方面设置面积占比达5%的自产自销区,建立粮食、食用油、禽蛋、蔬菜、糖等5大类平价直销区,完善保供稳价机制,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笔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农贸市场了解到,当前,摊位费仍然是导致菜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上押金等费用,一年算来下摊位费要2万多块钱,确实吃不消。”在市区一家现代化农贸市场经营蔬菜生意的李大妈说。其实,到最后这些摊位费还是变相地加到了菜价里由老百姓买单了。

既然要发挥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功能,那么控制摊位费乃是首当其冲的一个方面。“以往,当多家商户竞逐最优摊位时,往往会出现无限抬高摊位费的情况,最后以出价最高者取得承租权。不过,对于公益性试点农贸市场来说,今后就要实行摊位费最高限价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降低商户经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物价。为了进一步让利于民,我们还通过奖励形式返还摊位费和加强市场经营监控等方式,确保摊位费维持在合理可控水平,有效平抑市场物价。”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公益性试点农贸市场还将在资金上获得相应支持。“省财政厅、省商务厅下拨了393万元的农贸市场公益性改革试点专项资金,我们市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也拿出了100万元,用以支持试点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功能保障机制建设。”该负责人说,相关部门还将通过对菜市场肉菜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建设、食品安全检测的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菜市场经营者的成本,从而使菜市场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建立长效化管理机制

“包括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证、健康证等证件一应俱全,我们要求每个入场的经营户,必须提供这些才能进入市场。”金宝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此外,他们还不定期地检查“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及时公布每天的商品抽检结果,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舒心的购物环境。

为了推进菜市场长效管理,14家试点菜市场均建立了保供稳价、食品安全、卫生环保机制,并与辖区政府部门签订了发挥公益性功能机制协议。市商务部门还联合食药监、农委等部门加强对菜场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的定期培训和指导,帮助菜场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和水平,推动农残检测系统联网,实时接受监控,从源头上切实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我们建立了服务指导、日常巡查与错时督查‘三个结合’的巡查制度,实行市级商务部门、区政府(管委会)、街道办事处与菜市场联动机制,建立起‘属地管理、领导挂帅、机关处室挂钩市场、市场自律管理’的监管责任体系,不断强化巡查、督查力度,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保持市场管理常态化、规范化,防止反弹。”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两个月就会对菜市场管理工作进行打分排名,并通过媒体进行通报,以此推进试点农贸市场实现长效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