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港城医生在异域说“乡音”救助老华侨

【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莹 刘毅)“老人家,我是中国医生,我们来救你”。11月6日,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医院,连云港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冯继英用地道的乡音“唤醒”一位92岁高龄的老华侨。

这位92岁的老华侨有几十年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历史。此次入院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导致左足坏死。虽然早前医生已帮助他做了左足截肢,但是病情仍然没有控制,坏死范围扩大到左小腿,引发全身感染,导致了败血症,急需要进行左下肢高位截肢,挽救其生命。

当冯继英走进急救室,看到老人蜷缩在抢救床上,湿漉漉的花白稀疏的头发胡乱地贴在头上,闭着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急促地喘吸着,努力汲取着氧气来维持那微弱的生命。为了确认老人的意识,冯继英用英文大声呼唤他。

然而老人却一直紧闭双眼,急促而艰难地喘吸着。

“你可以用中文喊喊他,这是一名老华侨。”手术医生对冯继英说。

冯继英低下头凑近老人的耳朵,大声对老人说:“老人家,我是中国医生,我们来救你”。久违的乡音刺激了老人的听觉,他努力地睁开眼睛,努力地想抬起手。冯继英急忙扎住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老人。

确认老人神志后,一系列一系列抢救措施迅速进行,老人病情得到控制,但这只是暂时的,那条坏死腐烂的左腿还在不停的释放毒素,老人生命依旧危险。唯一的出路就是赶紧进行手术,截掉坏死的小腿,去掉毒素源头。

然而老人的身体情况非常糟糕,一个简单翻身,就可能会使得病情恶化。在取得老人家人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冯继英决定先进行深静脉置管,从颈部大静脉置入一根导管,直通心脏,为患者打开一条生命保护通道。

很快,新的难题又出现。老人由于高龄再加上常年糖尿病的侵害,脊柱强直变形,骨关节融合,韧带硬化,导致老人颈部无法转动,而且平躺时头部距离床面有半尺的距离,给深静脉置管带来重重困难。于是,冯继英决定采用B超辅助进行穿刺。

很快,好消息传来,老人穿刺顺利,置管成功。而随着生命通道的打通,各种治疗措施有效进行,老人的情况进一步好转,具备了进入手术室手术条件。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冯继英告诉笔者,老人如果全身麻醉会导致肺部感染加剧,对心脏功能影响也比较大,更头疼的是圭亚那乔治敦医院缺少必要的监护措施。如果通过神经阻滞又担心麻醉效果不完善,导致无法手术。

通过和同行的交流,冯继英和在场的医生最终决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通过间断多次小剂量给予麻醉药物。“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麻醉。”冯继英告诉笔者,为92岁的老人进行硬膜外麻醉在国内也非常罕见,而在圭亚那就更加艰难了。因为这里设备和药品储备都比不上国内。再加上老人易发骨质增生,关节融合等等,很容易导致穿刺失败。

为了老人术后更好恢复,冯继英决定放手一搏。为了确保穿刺顺利,冯继英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复习了麻醉穿刺细节,预想了每一个难题。

虽然预想了众多难题,但是真正操作起来依旧困难重重。老人椎间隙里充满了增生融合的骨头,找不到进针间隙,冯继英身上汗一下子冒了出来。

冯继英默默地平吸了口气,让助手把老人的体位再调整了一下,再次进针。他默默祈祷:“不要顶到骨头,不要顶到骨头”,突然,那熟悉的落空感通过穿刺针传递到手心,硬膜外穿刺成功,所有人长长出了一口气。

因为麻醉方法得当,老人很快地平静入睡,手术得以进行顺利。术后,老人的身体逐渐恢复了,脸色也越来越好了。冯继英说:让一名在海外漂泊多年的老华侨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温暖,我更加感到作为一名援外医疗队员光荣与自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