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一带一路有个我】邵中国和两万“新杭州人”

gb29A1a

【连网】  (□ 徐勤飞 昌慧东  张晨晨 胡柳君 周莹)灌南县驻杭州流动党员委员会位于杭州市朝晖街道黎园社区内。走进二楼会议室,我们发现简直就是一个奖状展览室,邵中国指着“G20峰会服务先进个人”奖状介绍,得到这个我们很自豪。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灌南驻杭流动党员们积极行动,参加西湖文化广场秩序维护、公交站点文明劝导、小区保洁、平安巡逻等志愿服务,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肯定。“你们就是咱们杭州新市民,是新杭州人!”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在看望他们时,作出如此评价。

从2000年只有16名党员的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党支部,到2017年有156名党员的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这里已成为两万多灌南来杭务工者的“家”。

务工创业者的“娘家人”

63岁的邵中国怎么也没想到,即便过了退休年龄,他也还是闲不下来,而是继续以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奔波在杭州和灌南之间。虽然放下了扫帚,他还是用那口需要翻译的灌南普通话,为年轻一代灌南人在杭务工创业、落地生根努力着。“服务老乡、服务他乡、服务家乡”三原则,他始终记挂在心。

1998年,40岁出头的邵中国坐了18个小时的大巴从灌南来到了杭州,经过一番周折,才找到保洁工这份稳定工作。时间长了,他发现很多远离家乡的农民工党员,无法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曾做过11年村支书的他,深感责任在肩。为了能让农民工党员找到组织,在异乡有个温馨的“家”,2000年6月,他在杭州领头建立了灌南县首个驻外农民工党支部。

“有段时期,我所居住的地下室,成了灌南人来杭的‘第一站’,每年有上百个没有找到落脚点的老乡在这里打地铺。”邵中国说,那段时间,他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会尽心帮助来杭老乡安排食宿、寻找工作。2007年,邵中国成功当选杭州市下城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下城区朝晖街道黎园社区党委委员。

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他当选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成为入选者中唯一的非杭州人。

“我们党委的工作重心原本是帮助来杭的灌南人如何尽快找到工作。而现在则要去帮助年轻一代的灌南人创业。他们这一代还有多少愿意扫马路、看厕所呢?”邵中国说,“我现在灌南和杭州两边跑,快和赶集一样频繁了。”

为此,邵中国积极对接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资源,在杭州和灌南老家给第二代打工者进行电梯维修、机械制作等培训,“现在三四十岁在杭州的灌南人,有好多是高级蓝领,还有不少人自己创业,他们收入等各个方面都比我们这批老人高多喽、强多喽!”

邵军是邵中国的儿子,又是灌南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青年支部的书记。2014年他创立了宇诚物业公司,200多名员工中80%是灌南人。“父辈们的服务意识,使我们很受启发。我利用前期打工积攒的资金开了这家物业公司,用实际行动服务杭城。”邵军介绍,他们在保安、保洁、绿化等方面均有涉及,力求打造成杭州物业开发与服务的优质品牌。1991年出生的李亮,是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年纪最小的党员,他父母当年就是跟着老书记邵中国来杭州做保洁的。李亮说,他做过两年房产中介,目前在代理一种清理厨房杂物的家用设备,生意红红火火。

老乡维权的“贴心人”

新移民如何有效融入城市,是个世界性难题。灌南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就像一种融汇城市与乡村、居民与市民的黏合剂,解决着来杭务工创业者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维权问题。

邵中国说:“十几年前,要帮来杭州的灌南人维权、找工作,现在只要肯干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而随着第二代、第三代灌南人来杭州务工和创业,维权的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他为记者拿来了一本大红封皮的协议,是下城区总工会和灌南县总工会签署的《维权合作协议书》。

“我们党委通过十个信息员,收集大家的各种信息,如果有需要,既可以反映给下城区的总工会,也可以反映到灌南县总工会,务工者就像有了两个娘家,再也不用担心会受委屈了。”邵中国捧着这份协议书,笑得很开心。

这时,一旁的第一支部书记周达银说:“老书记帮老家来杭州的清洁工协调劳动纠纷的事,还拍成了电影呢。” 2008年,在西湖区一环卫所工作的40多名灌南籍务工人员,因劳资纠纷与环卫所发生矛盾,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准备罢工。邵中国得知后,及时制止了他们的过激行为,并积极与环卫所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化解一场劳务危机。多年来,邵中国牵头调解劳资纠纷120多起,帮助家乡务工人员讨回经济补偿20多万元。

现在,有了矛盾,大家都愿意找邵中国,用工单位把他看成公道人,灌南老乡把他看成贴心人。《杭州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媒体,都对邵中国的维权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而灌南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被浙江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构建和谐社会的“100个民间样本”之一。

心系两地的“自家人”

在我们采访的间隙,恰巧碰到一位环卫工,他身穿环卫服,手里拿着水龙头、扳子。周达银说他叫刘玉军,也是灌南人,虽然做着环卫工作,却经常义务帮扶社区里的老弱病残,有一次,他还自己掏钱把一位被车撞伤的老人送医院救治。现在成了社区“名人”啦,哪家有事都找他。

上前询问才得知,他正在帮一家住户修理水龙头。2004年,刘玉军跟爱人一同来到杭州打工,以善良、勤奋、能干赢得了杭州人的赞许、杭州城的容纳。“邵书记经常跟我们说,只有把杭州当成自己家,市民才能把我们当成自家人”,刘玉军憨厚地说道。

的确如此,灌南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组织了“灌南外来务工志愿者服务在杭城”活动,在杭州市抗“非典”、抗台风等急难危重一线,可以见到志愿者的身影;在街头交通疏导、社区巡逻保洁等活动中,时常听到灌南方言……

而在这群“新杭州人”中,还出了个“草根英雄”———周文成。

那是2014年7月5日,杭州发生了一起公交车纵火案。案发现场,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当时,路过此地的周文成带着买好的一副15公斤重的哑铃,正骑着电动车准备送给亲戚。见此情景,周文成没有任何犹豫,用哑铃砸破车窗,将6岁男孩从火海中救出。现场救援工作结束后,周文成带着受伤的胳膊悄然离开。他的大爱之举,感动了整个杭州。

“服务他乡”是灌南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的宗旨,“服务家乡”也是他们的“职责”。每年伊始,他们就会组织党员亮出“今年我为家乡做什么”的目标承诺,开展“带回一条致富信息、提出一项发展建议、引办一个发展项目、献出一片帮扶爱心、传教一门实用技术”的“五个一”活动,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在2010年村党组织换届中,经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培养的13名党员,被公推直选为村党组织书记。

“到目前,我们累计已有260多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安排4000多名农民实现了务工不离家。”邵中国说,越来越多的杭州人乃至浙江人知晓、敬佩“新杭州人”,他们积极走进灌南投资兴业。目前,通过驻杭流动党员委员会的牵线搭桥,已有800多名浙江客商到灌南投资创业,投资总额50多亿元。“我们不仅是新杭州人,我们的根在家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