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市经信委召开发布会 港城将建沿海新型工业基地

IMG_5088

【连网】(连网/连云港发布记者 庄婷婷)12月18日下午,连云港市经信委在连网演播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连云港“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和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并就“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重点发展产业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实现“六个新突破”

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局局长崔义中在发布会上通报了连云港“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发展压力,全市工业条线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工业规划落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企业运行调度,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了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工业总量实现新突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全市年销售收入50—100亿元工业企业13家,比2010年增加9家;过百亿企业6家,比2010年增加5家。

投资项目实现新突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18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4716亿元。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66个,完成投资2350亿元,其中新竣工投产项目585个,珠江钢管、亚新钢铁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建成投产。率先在全省设立亿元工业技改专项资金,推动全市工业设备投入增幅全省领先;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600亿元,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745个。

产业培育实现新突破。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三新一高”新兴产业,积极突破石化、冶金“两基型”临港产业,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六大产业规模占到全市工业的80%以上,装备制造和石化两个产业销售收入超过千亿。

企业服务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活动10次,协调解决资金300多亿元,累计化解难题500多个,累计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2.5亿元,培育苏北第一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创新融合实现新突破。新创建国家级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2家,全省第一位,创建苏北唯一国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万吨企业累计完成“十二五”节能量目标的114.76%,位居全省第一位。

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推进“智慧连云港”建设,开通“智慧连云港”门户网站,城区重点区域免费WiFi实现全覆盖。连云港口岸检港联动信息平台列入国家示范项目,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列入国家示范工程,成为全国试点口岸的领跑者。

“三新一高两基”工业产业体系形成

市经信委综合规划处处长李其明通报了全市重点工业产业发展情况。“十二五”以来,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产业高端化道路,围绕一横一纵“T”型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双千双百”工程,加快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石化、冶金六大重点产业,初步形成“三新一高两基”工业产业体系。

新医药产业方面建成了国内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手术用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六大生产基地,成为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研发生产基地。

新材料产业方面,形成以市开发区为主体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东部核心区和以东海县为主体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西部核心区,拥有中复神鹰碳纤维、奥神新材料、太平洋石英等重点企业。

在核电、风电装备、光伏产业方面初具特色,现有江苏核电、中复连众、神舟新能源、韩华新能源等重点企业,,拥有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田湾核电,打造了“太阳雨”太阳能光热中国第一品牌。

装备制造产业上,形成了风电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专用装备和船舶修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培育了中复连众、天明机械、鹰游纺机、黄海机械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海州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高端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石化产业方面,以炼化一体化、虹港石化等项目为主的石化产业基地正在加快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炼油规模将达到5000万吨级,连云港跻身国家规划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

围绕沿海“一体两翼”布局,南翼以灌南县堆沟港镇为主,目前已建成650万吨,主要有兴鑫钢铁、亚新钢铁等企业;北翼以赣榆县柘汪镇为主,目前已建成产能600万吨,主要企业有镔鑫特钢等企业;主体以徐圩新区为核心,重点发展精品钢基地,主要有宝通镍业、华乐合金等企业。

“十三五”港城建设沿海新型工业基地

据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其兵介绍,“十三五”是我市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后发先至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产业强市、工业立市”战略的决胜阶段。我市将以“连云港制造2025”为纲领,着力构建具有港城特色、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成为我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到2020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工业化率达到45%。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按照“园区功能错位、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则,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为重点,逐步打造“三带六片区”的发展格局。“三带”是指以沿海交通干线为主轴,突出徐圩新区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布局临港基础性工业,着力构建沿海产业带;以市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带;以省级开发园区为载体,加快产城融合步伐,着力构建都市型产业带。“六片区”是指重点打造市开发区、高新区、徐圩板桥、灌云灌南、赣榆、东陇海线等六大产业片区,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优先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医药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冶金、食品、精细化工三大传统产业,构筑“三三三”产业体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