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汉斯·希伯:为中国抗战牺牲的第一个欧洲人

【连网】(记者 王艳 通讯员 刘玉洪 陈文文) 在抗日山烈士陵园第四坡段,有一座高大、洁白的圆锥形汉斯·希伯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的联名题词:“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赣榆区经过多方寻找和联系,近日,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证实,国际友人、著名记者汉斯·希伯出生在奥匈帝国克拉科夫(现属波兰),曾在德国读书和工作,加入德国共产党。

74年前,汉斯·希伯在滨海地区反“扫荡”中牺牲。“汉斯·希伯只是他众多化名中的一个。”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工作人员马塞尔·维特在回信中说道。希伯1897年生在克拉科夫的一个犹太家庭,这座古城在当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波兰。他在1918年去德国读书,并加入了德国共产党,曾以海因茨·莫勒、“亚细亚人”为笔名,在德、美、英的报刊上发表关于中国和远东问题的文章。来到中国后,新四军卫生部长沈其震给他改名为汉斯·希伯。

“我们在寻找汉斯·希伯家人的过程中,委托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查询资料,得知他的国籍不是之前认为的德国,而是在现波兰。”赣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武介绍道。

汉斯·希伯是第一个拿起枪杆子保卫中华民族的欧洲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正在柏林工作的希伯再次来到中国,用他手中的笔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呼吁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为了向世界人民报道八路军在山东敌后英勇抗战的事迹,希伯于1941年9月赶到山东滨海区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驻地,白天采访,晚上写作,完成了《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同年11月底,希伯随部队在大青山和日军遭遇,希伯不肯先行撤退,坚持与八路军战士一起投入战斗,后不幸中弹牺牲。 1944年,为了纪念希伯烈士,我军民在赣榆马鞍山(现抗日山)建立了一座白色圆锥形纪念碑。

希伯的妻子秋迪·卢森堡是一名德共产党员,也是他的助手。据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提供的信息,1978年,应宋庆龄邀请,秋迪再次来到中国,曾任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国际友人研究会顾问、《今日中国》杂志德语专家。她为《今日中国》审阅德文稿件,不肯接受工资报酬。1997年,秋迪逝世,根据遗愿将她的骨灰与汉斯·希伯合葬在一起。

目前,赣榆区正在积极联系波兰驻华使馆,寻访希伯后人的相关情况。去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汉斯·希伯名列其中。每年清明节,来自各地的人们向汉斯·希伯纪念碑敬献花圈,向这位为中国抗战事业而献身的国际友人表达崇高的敬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