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八旬老人孙恒前讲述那些参建人民大会堂的日子

【连网】(张晨晨 李康雷)1959年国庆前夕,作家冰心在参观了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后,写下这样的句子:“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虔敬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

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之首,人民大会堂的面积之庞大、功能之复杂、设备之众多、体量之厚重、建造之神速,在世界建筑史上都属奇迹。而它,正如冰心所言:是由千万滴如水珠一般的中国人,汇聚而成的。

笔者在港城也找到一位参与了人民大会堂建设的连云港人。

朝阳五名参建者仅一人健在

《朝阳镇志》上提及有五个人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张文山、刘宝生、张正化、姜秉喜、孙恒前”。而在之前朝阳街道一个文化节目《孝妇还乡》的桥段里,也提及了这五人。笔者寻着这一线索,赶到朝阳,遗憾的是,除了孙恒前,朝阳其他四人均已经去世。

枯槁的身材、瘦削的脸颊,手中的烟袋锅子老旧斑驳———81岁的孙恒前坐在自家门前的石凳上,回忆起“头六十年前的事儿”,仍记忆犹新。“当时进北京哪那么容易啊!都是要审的!底子不干净是去不了的!”他咽了口唾沫,眼中升腾起一股自豪感,用着浓重的方言腔说道:俺们那五人,都是贫下中农,三代底子都很干净,就有资格上北京啊!

当时的北京可谓万象更新,但也潜伏着不少波谲云诡的暗流。

1958年,中国的“大跃进”之风已经鼓动起来,而中苏关系却趋于恶化。赫鲁晓夫在自夸其“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的同时,大肆攻击中国的“大跃进”搞糟了,“穷得没有裤子穿”。因此,当年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会议时,提出要在经济建设方面有所突破,要搞几个经典工程,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新面貌。“十大建筑”的兴建就这样提出了,并被放置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平地一声雷啊!”孙恒前说。在1958年8月,中共中央明确作出指示,要兴建万人大礼堂等十大建筑,要建得“庄严”、建得“美观”、要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且必须在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国庆节时投入使用。此时,距1959年国庆节只剩不到400天了。

完全不依赖任何外国专家的设计及施工力量,全凭中国人自己,在400天内建起10座大型建筑,这个任务究竟有多难?要知道,同时期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建设了7年,日内瓦“万国宫”建了8年,悉尼歌剧院则用了整整14年才建设完成。

“大会堂啊,就是靠我们这堆人给硬生生建起来的。”孙恒前说,“我们那时是加班加点地干,没有一点喘气的机会啊!”不过孙恒前他们五人觉得,“是在为新中国最庄严肃穆的建筑添砖加瓦,这辈子活得也值了!”

“我是1958年12月份去的,那年我才24岁。”孙恒前回忆,当时不光朝阳去了5个,花果山乡大村还去了5个,赣榆、东海都有人去。“只是具体数目不太清楚了。”他稍显落寞,“我是队伍里年纪最小的,但现在都81了,其他人,估摸着都不在世了。”

“祖传工匠活”派上大用场

孙恒前记得他们是坐火车去的北京,“第一次坐这铁家伙!挺激动的!”实际上,他们只是这万千泉眼里的一汩,当时“汇”向北京的“泉水”真是数不胜数。

为了设计大会堂,工人、学生、教授,以及西安市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系等全国各地的设计单位纷纷汇聚北京,献计献策。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从选址到敲定设计图纸,仅用了50天时间。最终,周恩来拍板决定:它的建筑面积是17万平方米,寿命不能少于350年。

一切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孙恒前们”就要正式“动手”了———当时为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甘为劳动者的群众到底有多少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做了估算:至少有10万人;按孙恒前的说法是“人山人海”。而他在这10万人里,还算是个“能工巧匠”。孙恒前祖籍赣榆墩尚,祖上就是干瓦工的,有着300多年的手艺传承。“花果山上的玉皇宫(阁),就是我老祖父参与建设的。”他精神矍铄,手掌在空中比划着;“我的手艺就是跟我表叔学的”。

在去北京前,他在朝阳一家采石场做采石工,“场里有200多口人,分了六七个组,我在第一组。”他说,刘巷、西庄两个大队里,在石匠工艺方面,没人能超过他。他记得自己被“选调北京”时的情景。“当时北京花岗石厂来了个姓吴的负责人,50多岁的样子,拿着北京市委的介绍信,到我们场里,跟我们场长、书记商量了一番。之后,没多久,我就被点名登上了北上的火车。”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役拉开了序幕,工人们以“某指挥部全体战士”这样庄严的身份,纷纷写下“决心书”、“保证书”、“向党的保证和誓言”,向毛主席保证:一定完成任务。而孙恒前随着大部队被分派到石料加工的行列。

“当时没有铁轨,运送建材物资时,就很费事。我突发奇想,就用石头加工成轨道,也就是用石头当作铁轨,在上面挖出一些凹槽,好方便轨道车在上面运行。”孙恒前回忆,他当时主要负责石料加工。而实际上,他还担任了大会堂前面的台阶的修正和安装,“台阶是嵌合状的,每个台阶后底座都要抠一个凹槽,再相互嵌合起来,显得结实、美观一点。”而因为有这么好的手艺,他还指导过不少其他地方的石匠。

伙食“要比在家里吃好多了”

“为了安抚我们外地工人的心,当时我的户口还迁到了北京那家厂里,粮食局也要补三个月粮食。”孙恒前回忆,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物资匮乏的年代,当时的工酬待遇、生活水准简直“像登了天了”。

孙恒前对当时的伙食印象很深:“吃得很好。早上有面条、面包、油条、豆汁,中午有包子、馒头和炒菜。反正鱼肉、米面都有,一个星期内,还能摊上一顿饺子,一天只需要花4毛钱。”孙恒前诙谐地说,虽然他当时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但没拖家带口到北京。“作为单身汉,我们享福了,东西是管饱吃,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其他拖家带口的,就遭点罪,尤其青岛那边的,本身干活就不太利索,还带着家属,东西根本就不够吃的。”

而说到住宿条件,孙恒前也是一脸笑意。“我们包括大村去的10个人都是分开住宿,但都是睡的通铺。厂里当时一共住了三四千人。烧窑的,开风钻的,干石工的,都挤在这一个厂子里。”而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宿舍内有好几个大火炉子,个个都盖4斤重的被子。“甭提多暖和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当时还不是“纯义务劳动”,“我们工资是一天三块钱,干了一年多,给家里总共寄了好几百块钱”。

虽然大家都是加班加点,但生活条件这么好,也就没有多少怨言,尤其在那个特定时期,大家普遍怀着“建设新中国”的崇高理想,反而还涌现出不少“名家”,“张百发和李瑞环最出名。我们当时都以他们俩为榜样呢!”孙恒前说。

孙恒前口中的张百发,后来担任过北京市的副市长,在当时的人民大会堂建筑工地上,共有20多支青年突击队,而张百发带领的是钢筋工青年突击队;当时有个口号:“学百发、赶百发,一夜就要超过张百发”。而同样在大会堂建设中脱颖而出的李瑞环,后来担任过中央委员。他当时是木工青年突击队的队长,而由他发明创制的9种简易计算表和“土公式”,代替了鲁班时代留下的“放大样”的办法,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突破。他从此成为闻名全国的青年劳模,其事迹后来还被搬上了银幕,叫作《青年鲁班》。

这么热火朝天的建设工程一直持续到国庆10周年典礼前才结束———1959年10月1日,在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前,阅兵仪式和七十万人大游行隆重上演,以庆祝共和国的十周岁生日。而此前,孙恒前则像众多参与者一样,率先返回了家乡,遗憾未能参加典礼。“那是我唯一一次去北京,也是唯一一次出远门。”孙恒前有些落寞地说,此后,他就一直在家乡忙着工作,忙着过日子,忙着慢慢衰老。

而庆幸的是,他的工匠手艺,一直没落下。“最近两年实在干不动了才停下来。之前一直在帮着村里乡亲雕石碑、石梁,修公墓等。”他敲了敲烟袋锅子,深吸一口气:“在北京干活的时候,那边给我寄来了一份纪念品,有纪念章、奖状、照片和一些其他物件。但是……”他停顿了一下,“全被我年幼的弟弟给丢的丢,毁的毁,一件也没留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