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园区发展困局如何破题?连云港工业发展观察

【连网】编者按:

随着宏观环境的恶化,港城经济正走到十字路口。标兵已远,追兵不多。港城工业如何在新常态下寻找发展的机缘,本报记者深入园区、部门,分析港城园区经济、发展环境、产业选择中的得与失,并用他山之石提供借鉴意义。

在连云港,每天都有一场数以万计人潮“流动”,在主城区或周边县区的人们从家里往返到各大工业园区。这场“流动大军”就是港城各大园区的产业工人。

在新一轮腾笼换鸟的机遇下,连云港工业发展一切动力回归园区。而园区发展最真实的指标是不断增加的产业工人。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远鹏表示,连云港要想增加区域产业工人,关键是走特色发展之路,壮大园区,发展自己的园区经济。

园区经济发展的困局与挑战

根据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设立13家开发园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家,省级开发区9家,参照省级管理开发区3家。截至目前,13家开发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1100.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5.9平方公里,待开发面积804.5平方公里。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91.5%,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的41.1%,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57.6%,外贸进出口占到了全市的70%,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江苏大多数地方一样,连云港园区经济对促进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存在投入产出率低、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同质化竞争严重、特色发展不够鲜明,产业关联度不高、集群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品牌较少等一些结构性、素质性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思想让港城园区经济从发展之初就带着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设备不达标等一系列的发展欠账。2014年,这样的欠账终于发酵为全市范围内的环评暂缓危机。

传统产业偏高,高新产业不够高让港城园区经济转型压力颇大。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园区经济中60%以上是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大多属于处于该生产链的中低端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点在化工产业表现非常突出。虽然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中有一批化工企业,但是其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是购买的“秘方”,企业自身缺乏专利研发能力。

产业趋同影响了港城园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在连云港园区经济中,存在一种“本市招商引资”的怪现象。即一个企业在县、区都建有相关的生产基地,哪里有政策优惠,企业就往哪里跑。打一枪换一炮,吃了东家吃西家。这种“本市招商引资”表面上是招商引资急功近利,深层次的原因是各类园区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实施不够,难以发挥园区不同的资源禀赋。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目标,园区过分依赖低价出让土地、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招商,园区各自为战,无序竞争。

服务政府角色变换挑战管理者行政智慧。在一次座谈会上,某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检查的时候,企业环保设施在运转。检查完了,企业环保设施也停了。随着政府角色变换,政府不仅要有招商引资的服务精神,也要有园区管理的监管能力。而这门课大多数管理者不太熟悉。

当前,我市大多数园区经济主要任务是保持足够的开放强度,因此园区的管理者常常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有的园区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缺乏生态保护机制,忽视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对企业污染治理不到位;有的园区重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对企业安全生产、用工权益保障、土地集约利用等开绿灯;有的园区缺乏龙头型、基地型企业,缺乏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技术关联度及资源、技术、市场的共享程度不高,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产业关联度低,集聚效应较弱,对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不强。

省社科院经济所专家表示,随着新常态时代的到来,港城园区经济必须清历史欠账,补齐园区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的功能配套;必须对不产生价值的园区土地进行清欠行动,盘活园区经济,引入新投资商接盘;必须释放园区经济行政管理的职能,按照企业化模式运作经济园区,盘活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释放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园区要跟上企业创新步伐

作为市场最敏感的洞察者,连云港企业正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而园区的改革步伐要落后于港城企业。以电商经济为例,港城企业在2013年已经开启电商换市的步伐,而我市的园区一直到今年才开始关注电商经济。至今,港城所有的园区都没有大规模的电商服务平台。

企业出色的市场变身倒逼港城园区转型。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园区需要从初期的“简单拼凑、机械叠加”的集中模式向链式化和集群化发展,通过对特色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优化产业链结构,深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降低企业的制度,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形成竞争优势。

然而这种变化需要园区围绕市场经济做文章,让企业唱主角,去除行政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幸好,这样的变换已经在进行了。市开发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的不断改革创新,激发了园区管理者。如今,市开发区正在实施“空间换地”,促进园区产业集约发展,强化“亩产论英雄”,不断提高工业单位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要素产出率。

古龙高表示,当下,连云港要加速园区产业之间联通和渗透,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互融合;在完整产业链条和适合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环境基础上,建立商业、金融、管理服务、生活服务配套功能和物流配送、展示展销、教育培训、质量检测、技术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改变大而全的园区,建立独特竞争优势的园区,培育和发展富有效率的专业化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独特、经济关联度大、配套服务全、品牌效应突出的特色园区。

港城园区转型需要统筹机构

当前,世界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化,以加工制造为主的港城园区产业面临低端锁定的危机。同时,随着各国争夺科技制高点日趋激烈,港城产业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而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让连云港后发区域的传统比较优势日渐削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港城园区需要从过去片面追求速度的“增长游戏”中挣脱出来,喘口气,更加强化质量增长。特别是随着新常态的到来,中低速增长的时代不仅倒逼港城园区经济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还让港城园区经济的管理者思考园区未来发展应该怎么走。

市委常委、市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关永健介绍,目前,市开发区已筹备组建入区项目评审委员会,未来所有入驻开发区的项目都必须“过堂”。只有符合市开发区发展规划的项目才能入驻开发区。这个专家委员会不仅可以帮助开发区挡住“圈地项目”,而且可以帮助开发区评估项目产出效益,实现区域项目真落地,有效益,实实在在增长。

开发区专家咨询委员会是政府主动促成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体现。德国鲁尔工业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区,鲁尔通过政府对土地利用、城镇布局、工业结构、环境保护等方面充分论证和整体规划,调整该区域原有产业机构并成立联盟、州、市三级政府共同参与的园区改造开发协会,作为园区规划最高机构,统一指挥,形成合力。

专家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港城园区可以学习鲁尔地区建立全市工业经济统筹机构,统一形成全市工业合力。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资助,能够攻克关键技术,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创新体制,鼓励企业之间及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创新合作。加大政策支持,采取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收购等措施扶持、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和科技含量。通过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等措施,为园区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编辑:庄婷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