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无障碍传播要顺着规律用力

随着无障碍理念从建筑学领域引入至信息传播中,如何实现无障碍在信息传播领域的落地生长成为媒体人思考的重点。国内各主流媒体,也在努力为视听障碍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平等的、信息可及的无障碍视听环境。不过,以健全人标准建立的信息环境,对视听障碍者有一定的排斥。这也与“信息无障碍”出现伊始就着重于“信息本身的可接近性”有关,故而人们也一直醉心于技术层面的攻关,以期实现“信息的可及性”。在主流的“技术中心”论建设之下,人们对信息符号的理解、传播活动的交互性以及传播实践中人和社会的因素等都被淡化、无视、遮蔽,从而陷入信息传播的认知偏狭。但技术加持下的可及性,并不意味着信息传播的通畅。

众所周知,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解释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也是研究者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认知体系。传播学萌芽于欧洲,成型于美国,经过学者施拉姆等诸多研究者的努力,最终成为当代社会科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交叉性的学科。而对于什么是传播,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美国传播学者丹斯在其所著的《人类传播功能》一书中,就罗列了126种对传播的定义。不过,中文中的“传播”一词,带有很强的单向色彩,接近于“宣传”“教导”“教化”等意,很容易给人带来认知的误区,认为传播只是内容传播者自己的事情,传播无非是讯息流通的过程,与传播的受众无关。但传播,作为舶来品,源自英文communication,其不仅具有中文的传播之意,还可表示为“沟通”“交流”“交往”,准确说是“与……沟通”“与……交流”“与……交往”之意,强调的是参与双方对某种东西(或信息)的共同拥有和分享。所以说,传播不仅是双向性的,而且是一种“供”与“需”的双向传播结构。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传播其实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感情,以此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换的过程。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无障碍传播呢?无障碍传播,是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信息能够畅通无阻地到达传播对象,并被传播对象准确无误地接收的一种信息传播状态。可见,无障碍传播就要求在信息传播中,应该不带偏见地、尽可能为传者和受众提供可行的通道,要求“媒介入口的开放性、平等性和多样性”。如在视听传播过程中,要聚焦视听障碍者的特殊信息需要,保障视听信息传播的通畅;要致力于解决电视、电影或各视频平台等视听媒体硬件上的无障碍操作改进(比如电视遥控器的触摸控制或者声音控制)、信息视听觉符号的互换(比如盲文读物、电视手语、电影的影像描述等)。基于此,无障碍传播就要顺着规律使劲,要将目光聚焦于传播的效果之上。因为视听障碍者对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接收满意与否,是衡量无障碍传播有无真正实现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无障碍传播的内涵应包括:

其一,视听内容接近的无障碍。视听内容接近的无障碍,是视听信息传播的内容对视听障碍者的可及性而言的。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视听媒体的信息内容是否提供可被获取的多种方式。如视听媒体的信息内容,是否对所有的内容进行了字幕或手语的无障碍建设,而不是在固定时间开设手语节目或在固定媒体信息内容配备字幕或手语等。在无障碍电影方面,视听障碍者是否可以平等、无差别地观看或聆听到最新院线的电影或口述电影。因为无障碍传播,是一种媒介人人可及、信息到达人人的传播状态,而不是被甄选过或被限制的可及与信息到达。其次,视听障碍者所具有的接收某种形态内容的技能。这主要表现在,如听障碍因为文盲的缘故,看不懂字幕,视听媒体内容是否配备了手语标识等。

其二,视听信息理解的无障碍。视听信息理解的无障碍,表达的是经由视听媒介传播的信息内容,能够被所有的受众所充分地、准确地接收和理解。当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传播者对信息内容编码、受众对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只有扫除了信息编码和解码环节中的噪音和障碍,传播的有效性和无障碍才能得以实现。传者和受者对信息理解的不一致,必然造成传播有效性的降低。而在手语节目中,配置的手语节目主持人,是否能准确翻译手语内容以及是否能认同手语文化等等,因为他们的信息编码,也都直接影响着视听障碍者作为受众对信息的解码。

总之,有效的传播是“建立和阐释可激发回应关系的过程”,在无障碍传播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人接触信息是一种“特定需求和动机得到‘满足’的过程”,也唯有此,无障碍传播才能真正实现。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跨越“可及”:社交媒体中视听障碍群体的自我呈现与意见表达研究(2021SJA1720);江苏海洋大学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项目:江苏省视听障碍者互联网使用与幸福感调查。(□ 邱立楠 )

​作者为江苏海洋大学副教授、博士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