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这是发展“枫桥经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形成了法治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连云港样板”。
“三级同步”发力共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试点上下联动、同频共振
一是市委市政府顶层推动。市领导高度重视,指示批示加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市委召开全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议,成立连云港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高级法院及市领导亲自为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和市中级法院分中心揭牌。2019年底,省法院、省司法厅联合在赣榆区召开全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推广连云港经验做法。二是市级机关部门联手推动。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全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暨行政调解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市人社局非诉讼服务分中心、连云区非诉讼服务中心,全面深化推进非诉机制建设。市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和牵头作用,指导督导各地、各部门认真做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目前,各县区均成立非诉讼服务中心和相关分中心,市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行政调解任务较重的领域,相应成立了非诉讼服务分中心和行政调解委员会,切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社会治理体制新格局。三是县(区)党委政府积极推动。各县(区)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制定实施意见,第一时间设立非诉讼服务中心。深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加强与审判机关、行政机关对接,县(区)人民法院、人社局、信访局、公安交警等部门成立非诉讼服务中心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导入、一体受理、分类化解、联动处置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运行模式基本形成。
“四项机制”完善架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试点建章立制、规范先行
一是建立诉讼与非诉讼对接机制。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诉讼与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合力。二是建立非诉讼纠纷全链条化解机制。坚持党委、政府、社会及群众四位一体,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方力量,通过行业联动、专业联调、部门联管的全链条非诉讼纠纷化解,使大量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三是建立非诉讼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印发《关于成立连云港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较好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非诉纠纷化解工作合力。四是建立非诉讼纠纷化解目标考核机制。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运行情况纳入县(区)法治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机制。
“五大体系”聚力共抓,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试点实体实战、实用实效
一是夯实非诉讼组织体系。市、县(区)司法局、乡镇(街道)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非诉讼服务中心,部分村(社区)依托司法行政服务站设立非诉专区。市、县(区)法院、人社、信访、道路交通等矛盾纠纷高发多发的部门,设立非诉讼服务中心分中心。二是抓实非诉讼实战体系。市非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打造实战型“非诉讼指挥中心”“非诉讼分流中心”“非诉讼办理中心”“非诉讼数据中心”,做到群众纠纷化解诉求接诉即办。三是压实非诉讼效力体系。加强非诉队伍建设、业务建设,放大“卢干景调解”“姜霜菊调解”等名人调解效应,推行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调解前置制度,不断提升非诉讼服务效力的公信度。四是建实非诉讼制度体系。建立“接案、研判、流转”分流机制,建立“联动和补强”协同化解机制,建立诉讼与非诉讼对接融通机制,确保所有案件应立尽立,应调尽调。五是做实非诉讼文化体系。开展“非诉在你身边”宣传月活动,召开行政调解职责清单新闻发布会,不断提升纠纷非诉讼化解工作的群众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度。海州区精心挖掘,建成非诉讼文化主题双亭园和非诉驿站,赣榆区精心培塑,打造非诉讼文化新乡贤主题广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读法明理、彰善瘅恶、定分止争。
两年来,全市以人民调解组织为主的各类调解组织共接受调处矛盾纠纷185400多件,调处成功率98%,同比增长23%;全市基层法院新收民事一审案件大幅下降,诉前调解快速上升,“非诉在前,诉讼断后”的漏斗式矛盾纠纷解决模式得到充分显现。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先后接待了中国侨联法顾委、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司法厅、山东省司法行政部门等多位领导莅临调研,扬州、徐州、常州等多地司法局和法院参观学习。《连云港实体实战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分别被评为连云港市第四届十大法治事件、全省政法工作优秀创新成果项目三等奖、江苏省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项目,市政府被评为全省促进矛盾调解示范单位。《法制日报》《新华日报》《人民调解》多次报道了我市非诉工作经验做法。(□ 杨晓红 张玉银)
杨晓红 市司法局副局长
张玉银 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