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食”刻节约 变“浪”为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年底,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明显下降、餐饮浪费得到有效遏制等目标。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它关乎每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未来。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浪费问题不容小觑。由于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粒粮食,都会是一个惊人的数量。据统计,我国餐饮行业每年浪费粮食约1700万至1800万吨,高校食堂每年浪费粮食可达80亿吨,城市家庭每年浪费粮食5000万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节约粮食,围绕浪费粮食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并以身作则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风尚。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推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出台《反食品浪费法》、发布《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再到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大力开展“光盘行动”,一系列举措有效落实,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取得积极进展。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当前,我们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抓好粮食节约工作、坚决反对食品浪费,是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需要。只有在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综合施策,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粮食的珍贵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食”刻节约,变“浪”为“粮”。(陈斌)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