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一年多来,已实现良好开局,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今年,“三北”工程区累计下达中央投资320亿元,推进实施重点项目287个,并首次将沙化土地新造林管护纳入中央资金支持范围,特别是在攻坚战过程中,各地探索出央地合作、联防联治、以工代赈等新机制和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等新模式,机械压沙、智能种树、无人机飞播等新装备新技术“亮相”攻坚现场,已完成各项建设任务5700万亩。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将进一步坚定我们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信心。
“三北”工程总面积达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工生态林带建设,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建设周期超过70年的大型工程,“三北”工程见证了“三北”地区从黄沙漫天到绿意葱茏的沧桑巨变。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通过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要求,对于中华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意义重大。“三北”工程建设,体现了修复生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主观能动和积极作为,将为民族永续发展筑起牢不可破的“绿色长城”。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防沙治沙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只要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增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走深走实,才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优势、有条件。治理层面,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理念层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为打好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指引;力量层面,各方面社会力量投入“三北”建设,“致富+治沙”“光伏+治沙”“互联网+治沙”等新模式不断涌现,科学育苗、生态治虫等科技手段也日益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天,“三北”工程这道绿色屏障正在不断延伸、加固,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步履铿锵、稳健。
艰苦奋斗,传绿意于千载;久久为功,存生态至万年。2023年6月,“三北”工程攻坚战正式打响,致力于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前进道路上,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念信心,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挺膺担当、接续奋斗,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奋力谱写“三北”工程新篇章!(苏宇)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