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规范算法应用 打破“信息茧房”

 

同样的商品,老顾客价格高于新顾客,差异化定价有失偏颇;被困在“信息茧房”里的用户就像被蒙住了双眼,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只能被投喂同质化的信息;下载一个APP,兴趣标签不得不作出选择……这些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炒作热点等行为很多用户都有切身体会,大数据“杀熟”令人防不胜防。

 

为治理和规范算法应用,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以规范算法为抓手,惩治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的违规行为,进一步呵护信息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

 

你的信息,他的生意,你的数据,他的资源。信息时代,大数据就是一笔宝贵资源,它好比是21世纪的石油和金矿。如果有序挖掘,才能造福于民,实现可持续利用,如果无序开采,其危害性不容小觑,特别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大数据作为谋财的“快捷键”,更是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破坏社会诚信运转秩序。冷冰冰的数据没有好坏之分,合理利用、导向正确,则能传播正能量、促进算法向上向善,反之,则是信息茧房,让用户沉迷,成为不良商家的谋财工具。

 

严禁大数据“杀熟”,打破“信息茧房”,关键是如何甄别。不同于现实中的违法行为,此类违法行为极具隐蔽性,技术门槛高,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无法明确分辨,也不易察觉。为此,对于监管来说,更要“技高一筹”,建立健全用于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积极探索应用于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算法、技术、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以更好的“技防”强化监管威慑。对于网络平台而言,更要“取之有道、用之有方”,守好“边界不越界”,不能急功近利,损害用户信息安全,不能“仗技欺人”盲目追求利益,不能恶意炒作热点,扰乱健康的传播秩序,要公示算法原理,提升榜单透明度,还广大用户知情权。对于广大用户而言,要加强个人数据信息保护意识,不盲目跟风,不迷信“优惠”,防止被大数据“杀熟”。

 

算法不是“算计”,大数据“杀熟”,算掉的是诚信,严禁算法滥用,树立正确的算法导向,增强算法的透明度,让算法回归初心,成为我们在数字时代值得信赖的工具。唯有如此,方可长久,方可行稳致远。(许云方)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