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习近平主席复信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勉励他们为中塞友谊作出新贡献。习近平主席强调,斯梅戴雷沃钢厂的良好发展,是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5月2日人民日报)
斯梅戴雷沃钢厂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一度因设备老旧、管理不善等濒临倒闭,在中资企业投资后逐渐走出困境、扭亏为盈,5000多名职工的工作岗位得到保障、数千家庭享受平静幸福生活。2016年以来累计实现出口创汇约47.7亿欧元,2023年为当地贡献产值7.95亿欧元,占塞尔维亚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5%,重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斯梅戴雷沃钢厂起死回生是个成功的典范。它有力地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给塞尔维亚带来的是就业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
钢厂职工是中塞友好合作的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30名塞籍职工代表日前致信习近平主席,介绍钢厂发展近况及对当地民生改善的重要贡献,表达对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和促成该项目的感激之情。收到习近平主席复信后,他们纷纷表示对钢厂的未来充满信心,将继续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浇筑塞中铁杆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塞尔维亚的骄傲”焕新蝶变书写了又一个精彩注脚,充分展现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共建“一带一路”,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各国人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斯梅戴雷沃钢厂涅槃重生的世界佳话,是中塞共建“一带一路”生动实践的缩影,也是中国与共建国家互联互通、互利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的范例。共建“一带一路”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十年来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实现援助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现了共建国家的互利共赢,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跨越山海,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践,正在续写中塞铁杆友谊新的辉煌篇章。中国以开放的胸襟、包容的胸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一条条“幸福路”、一座座“连心桥”、一片片“发展带”……共建“一带一路”激发起各国互联互通、合作发展、创新发展的澎湃活力,绘制出一幅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壮美画卷。(高谭)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