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家谈】创新“打开”方式,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5年来,江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了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3月17日新华日报)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最好的资源融入思政教学,在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根本路径,擎信仰之炬,育时代新人,江苏各地各学校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接地气、冒热气的“打开”新方式,助推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切实担负起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

 

“行走的课堂”让思政课“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课的教室不仅在校园内,开门上思政课、走出校门上思政课,让学生边走边学、边学边思,“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受益匪浅。众多文物古迹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都是思政课的鲜活资源,将思政课课堂搬进园林、博物馆,搬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带领学生们走进社会大课堂,拍摄微视频,让大家在火热社会实践中接受红色洗礼、涵养家国情怀。

 

“翻转的课堂”让思政课“活”起来。“‘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思政课建设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学生自由组队,自选角度登台演讲,让学生上台讲课,也让学生在台下打分,南京大学的“翻转课堂”在角色互换中活跃了氛围、激发了热情,学生从思政课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用虚拟现实观影、用弹幕互动,和学生一起刷微博、拍视频日志……贴近学生喜好,着力打造让更多学生爱听、能懂、真信、笃行的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大大增强了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共享的课堂”让思政课“火”起来。近年来,江苏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特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明确12项重点任务,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数字手段,“一盘棋”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助推不少“金牌”思政课出新出彩。南京市组建15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盐城师范学院与新四军纪念馆开展馆校共建,红色场馆与学校联合推出大思政课,江南大学组织的太湖湾高校媒体融合共享联盟“共享思政课”,等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引导全省青少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高谭)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