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家谈】种树就是“种自己”

 

《植树节前,“绿化将军”张连印离开了我们……》,读罢这则消息,一个强烈的念头油然而生:种树就是种自己!张连印曾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2003年退休后,他毅然回到山西老家,带领乡亲们绿化荒山,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20年来,建成育苗基地300多亩,绿化荒山1.8万亩,植树200多万株,2021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一树新栽益四邻。种树的好处是一人出力,大家受益,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为功名所累,放下“将军”身份,回乡种树,这选择,是初心,是志向,是追求,是价值,正如一棵沐浴阳光雨露、欣欣向荣的参天大树:片片绿叶,壮志凌云。

 

将军的本色是农民,将军的本色为人民,此中情怀,令人肃然起敬。被称为“农民将军”的甘祖昌更是解甲归田的典范。上个世纪50年代,他从新疆回到江西老家,带领乡亲们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奋斗,开荒种菜,修路架桥,重修水库,新建电站,以其不息的奋斗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使命和初心,不愧为“道德模范”。

 

如果把共产党人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人民就是树下的泥土,既承载着参天大树,又享受着那片绿意与荫凉。从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杨善洲,转身就钻进家乡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经过20余年的奋斗,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焦裕禄当年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栽种下的那片泡桐,早已“千顷澄碧”。今天,全国90%的民乐音板产自兰考,由泡桐制作音板发展起来的民族乐器产业,正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兰考人民靠着泡桐树走出了特色路、富裕路。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历经风雨洗礼,当年的荒山秃岭,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洲,一方财富。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汗水,他们的耕耘,他们的成就,早已像那片森林,耸立于天地之间,生机勃发,希望灿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那一棵棵早已深入人心、印刻着他们姓名的精神之“树”,我们应当自觉学习,见贤思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因此,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大潮中,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在艰难险阻面前,我们就不会选择躺平;在困难和矛盾时,在奋斗和前进时,我们就能多一点从容,少一份顾虑!

 

春到人间草木知,种树植绿正当时。囿于条件,或许我们不能亲手种下一棵树,但我们可以像一棵树那样塑造自己、打磨自己。种树就是种自己:激励自己深深植根于时代,植根于基层,植根于苦境,长成一棵不畏风霜雨雪的树,立志把荒原变成绿洲的树。树的价值就是我们的价值,那种默默无闻又绿意盎然的希望,就是书写在天地之间、回报春风秋雨的最美华章。(方文舟)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