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腊八粥香飘逸多重美滋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农历大年的起点,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由此可见腊八在传统春节中的分量。“吃罢腊八粥,就把年来盼”,腊八节喝腊八粥是千年传承的年俗。一碗寓意着圆满富足、吉祥健康、万事周全的腊八粥不仅驱走了隆冬寒意,而且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幸福期盼与美好向往。

腊八粥香,氤氲文化滋味。有关腊八粥传说中,流传最广的或是“牧女献乳糜”。相传释迦牟尼在腊八节这天吃了牧羊姑娘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八节这天就举行诵经活动,并煮粥供佛,施粥惠众;也有传说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因饥饿难耐将乞讨来的各色米豆混在一起合煮一锅粥食用,民间认为食用这种粥可以带来好运,遂效仿而行所以演变成俗;还有分析指出,腊八与冬至日期相近,古代冬至有以赤豆粥祭神习俗,吃腊八粥的渊源或与此有关。诸多版本有关腊八粥的传说,恰恰显现出中华民族年俗文化的丰富多元、多姿多彩。

腊八粥香,升腾幸福年味。或始于民间生活,或源自天象崇拜,或缘于节气更迭,或出于信奉神灵,等等,腊八节和腊八粥的由来尽管众说纷纭,但正如其他诸多传统节日民俗一样,在长期形成与广泛认同中,展现出非凡的民族智慧、丰富的民族情感、向上向善的民族涵养,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深植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色,在与时俱进的传承中积淀、丰富、拓展,不断焕发出时代光泽、传递精神力量。年年过新年,年年新年景,腊八节还是那个腊八节,腊八粥却早已今非昔比,过腊八节的仪式感也日新月异,各地民众通过举办“村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和消费活动,来寻找不一样的年味儿。

腊八粥香,飘逸舌尖美味。民以食为天。反观中国传统节日,不少都与吃有关,腊八节喝腊八粥更是如此。腊八粥不失为独具特色的“舌尖上”的美食,从腊八粥的变迁中不难窥见民众生活品质的变迁。曾几何时,在物质高度匮乏的时代,尽管煮一锅腊八粥,找原料或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对于很多普遍百姓家庭来说,无疑依旧显得奢侈,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过着腊八望着年。”而今,全面小康从梦想走进现实,粮食连年丰收端稳“中国饭碗”,曾经的窘迫场景早已成为过去时,在“大食物观”的加持下,食材选择让人眼花缭乱,也越来越讲究搭配更美味、更营养、更健康,喝腊八粥更多的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细细品尝。

过腊八节,腊八粥香情更浓。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腊八粥,为来年祈福,可以滋补身体,也是传统文化。而有别于昔日“施粥”习俗的是,每当腊八节到来,不少地方组织开展志愿活动,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和社区居民送上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守望相助的民族美德、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弥漫在过大年、迎新春的喜庆氛围里,张扬时代气息,格外温暖人心。(秋声)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