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以志愿名义致青春,一路“向西”绚丽绽放

【连网】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年来,西部计划共选拔派遣超过5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教育、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一批批西部计划志愿者接续奋斗,用实际行动弘扬志愿精神,以响亮的青春之歌,谱写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奋进篇章。(11月28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西部、边疆、基层等,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需要青年人才注入新鲜血液,也越考验青年选择、体现青年担当。以“志愿”名义致青春,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奋斗故事里,我们“遇见”在西部沃土茁壮成长的无悔青春,“看见”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朝气蓬勃、奋发昂扬的青春奔赴。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山的女儿心系大山。深入村屯,解答农户种植难题;走进田间,帮助村民引进作物新品种;俯身地头,探索科学轮作机制……从西部计划志愿者到农业技术员,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的韦敏平一直服务在“三农”工作一线,在“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和精神激励下她选择了扎根家乡。“韦敏平们”的选择让人读懂了当代青年胸怀天下、不负时代的使命担当,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光明未来。

青春是奋斗的代名词,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即将大学毕业的王鹏放弃了老家的工作机会,报名成为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志愿者,踏上了志愿服务之路,一年志愿期结束后决定留在北川,并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基层民警。“战疫情、抗洪灾、保安全、护稳定,警察工作很辛苦,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决不放弃。”15年间,从志愿者到基层民警,王鹏见证了北川从废墟重生的全过程,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旅程,更用顽强拼搏、默默付出、忘我奉献,在服务西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实现着自己的青春抱负、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志愿行动是全球化时代的通用语言,“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精神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崇尚。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立足中国实际、富于中国特色的志愿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超过20万青年响应党的号召,由东、中部地区来到西部基层,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教育、民族团结、基层治理、卫国戍边等志愿服务实践,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建设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以青春的名义铭记使命,以志愿的名义致青春,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一路“向西”绚丽绽放,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凝聚中国力量、张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采,成为国际志愿事业发展一道亮丽风景线。(高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