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点亮“夜光” 文明扮美“夜景”

常州市青果巷“物华集”一梦入唐,昆山市巴城镇露天公益电影进村,宜兴市东坡书院推出“东坡夜读”品读会……今年夏天以来,江苏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特色街区、公园、街巷等场所,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夜间模式”,将文艺演出、文化体验与志愿服务融为一体,满足群众多元需求。(8月23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江苏各地以戏曲演出、纳凉晚会、露天电影、图书夜市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夜间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市民享受“加长版”的夜间休闲时光,而且丰富了“夜生活”、扮靓了“夜风景”,焕发了城市新风貌、提振了市民精气神。

夜生活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一种经济业态,文化是夜生活的时尚标签,更是夜经济繁荣发展的动力。“文化夜市大篷车”开到家门口,“红色阅读分享会”进驻农家书屋,“运河夜讲”为夜游者助兴……江苏各地契合市民新期待、贴近群众新诉求,各地依托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雅俗共赏、趣味性强的特色文化娱乐活动,浓郁烟火气与文化味儿交织融合,“舌尖上”的美味大餐与“心尖上”的文化大餐相得益彰,城乡“新夜态”暖流涌动、流光溢彩,让夜生活不但有意思而且有意义,吸引更多市民加入、互动,既打发夏夜闲暇时光又陶冶精神情操。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说到底是与时俱进、服务人民的实践,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群众唱“主角”、得“实惠”、享“福利”。常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把回应群众实际需求作为文明实践的重要任务,依托群众喜爱的义工理发、义诊打造爱心夜市;聚焦求职需求、企业用工,依托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打造人才夜市……紧扣“群众性”做文章,突出“创新性”求实效,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有力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仪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延时开放到晚上9时,推出了扬剧和非遗展演;连云港市灌南县依托文明实践阵地,打造“青年大讲堂”等活动品牌,累计参与群众5万余人次……文化服务启动“延时模式”,文明实践做到“不打烊”,一切从方便群众使用、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探索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民心汇聚力量的新举措新办法,资源活起来、设施用起来、人气聚起来,让文化点亮多彩“夜光”、用文明妆扮幸福“夜景”“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社会文明程度高”底色更鲜亮,激发全省广大群众的奋进动力和奋斗豪情。(秋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