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向西奔赴向下扎根 最绚丽的青春绽放

【连网】  大风泱泱,雪粒如刀。11月的帕米尔高原气候变化无常,但对自小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孙玺来说已习以为常。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的她,裹了裹外套,继续开展基层走访。今年7月份,刚从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毕业的她毅然踏上了西去的火车,成为新疆克州的一名基层工作者。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在扬州大学,孙玺的选择代表一种风尚,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12月5日光明日报)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西部、边疆、基层等,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需要青年人才注入新鲜血液,也越考验青年选择、体现青年担当。扬州大学今年又有435人远赴西部,755人选择农林等艰苦行业,1639人扎根基层一线,这正是听从党和人民召唤朝气蓬勃、奋发昂扬的青春奔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城市的路很平,但西部天地更宽,期待大家来这里驰骋梦想。”为抢救民族兄弟,先后无偿献血30余次;为抢救烧伤的婴儿,从自己腿上割下13块皮肤移植到患者身上;每年百余天时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服务群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1963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扎根新疆的吴登云,用自己的选择和坚守对时代、梦想和舞台做出了诠释和示范,一批批扬大学子响应号召投身边疆建设,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榜样的引领力量,更真切地看到了激荡梦想的青春接力。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路在脚下,心是火炬,建功立业大志不移……”聆听青年学子们奔赴西部、扎根基层的故事,《到西部去》的激扬旋律在耳畔响起,国家“西部计划”实施20年,40多万青年志愿者走出校门,奔向西部,深入基层,逐梦前行。“三支一扶”计划实施20年,同样有数十万高校毕业生踊跃响应招募,投身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帮扶乡村振兴,不少人成为业务骨干或行业带头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成为当代青年投身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的生动写照。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向上,国家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执着追求、不懈奋斗。向西奔赴、向下扎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亿万青年握紧手中的接力棒,扛起使命、勇毅前行,努力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做到奋发有为、大有作为,这是青年成长与时代进步的“双向奔赴”,这是青春绽放与民族复兴的“同频共振”。(怀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