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网站公布了修订后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值得关注的是,新规围绕社会关注的儿童票销售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区分车票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的情形,分别按照年龄和身高销售儿童票,儿童票不再“唯身高论”。笔者认为, 此举值得点赞,儿童票“打破身高论”体现公共服务与时俱进,真正让未成年人的福利始终能追上孩子们的成长速度。
长期以来,儿童票标准到底是按照身高,还是以实际年龄来界定,一直是社会争议的焦点话题。争议的背后是我国青少年儿童身高与日俱增的现实。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显示,我国青少年身高中位数为1.5米时,对应的男孩和女孩年龄均为12岁。然而,从1997年至今,20多年间我国儿童票优惠“身高线”却始终停在了1.5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营养状况较好,身高普遍有增高的趋势,儿童的身高标准与年龄并不完全“匹配”。这就说明,之前儿童票优惠政策覆盖儿童数量的比例是在减少的。
笔者认为,如果单纯以“身高”为是否免票的“唯一标准”,会让越来越多的儿童因为身高问题被挡在了福利之外,正如一些地区,公共交通、景点对老人免门票,都是以年龄划分的,而不是以身高划分。
其次,公共服务也应该与时俱进,毕竟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而新规打破儿童票“唯身高论”,让那些个子长得快的儿童能享受本该享受的福利。此举折射出认识水平和思维层次的转变,是公共服务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全面落实儿童福利制度的体现,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爱,真正落到实处。(□ 徐誉宁)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