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国内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让疫情防控形势再度趋紧。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减少人群的聚集和流动,近日全国多地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号召民众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留在当地过年。如何保障外来民众安心“就地过年”,由此也成为各地各部门当前的重要任务。
春节是寓意团圆的传统佳节,在国人心中意义非凡。眼下,距离春节还有月余,“就地过年”的倡议一出,着实让部分在外打拼的朋友犯了难。笔者了解到,为了春节的团聚,仅2019年春运期间,全国客流量就达到了约30亿人次,相当于把全体中国人搬运了两次还多。若今年再重复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无疑将为疫情防控增添巨大的不确定性。诚如专家所言,从现在到2月底的防疫非常关键。平稳度过春节、守住抗疫战果,就能为疫苗普遍接种创造条件,从而争取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乃至迎来决定性胜利。因此,作为特殊时期、特定环境下采取的特殊举措,“就地过年”就是防疫工作的再加码、再发力,迫切需要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响应。
在倡议民众“就地过年”的同时,尽早安排好春节期间的各项服务保障,也成为摆在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对于“就地过年”的游子,相关部门不妨通过节日慰问、就业保障、人文关怀、社区走访等方式,填补他们不能回家的情感缺憾。异地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在工厂、工地都放假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入,还要支出房租、日常开销等,如何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平和他们思乡的心情?又如何让在外求学的学生群体在不回家期间丰富知识、减少焦虑……这些都是城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保障节日里的物流运输、物资供给、人员管理、工资待遇等,都是不能忽略的重要工作,只有全方位保障到位、措施齐全,留下的群众才能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当前防疫成果来之不易,冬季又是疫情高发期,在倡导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少聚集的同时,“就地过年”不失为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方式。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样也是疫情防控的共同参与者,希望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实际行动,尽可能减少外出和聚集,扎实做好个人疫情防护。也期待各地各部门及早行动起来,为“就地过年”做足、做好准备,以尽量周到贴心的服务,让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不失节日的安全、祥和与温情。(伏广进)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