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立体城市”带来的“立体思考” 重庆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密码是什么

【连网】如果问当前国内“网红城市”中哪个最抢镜,相信重庆必然有一席之地。这几年,重庆借助独具网红气质的旅游资源,成为国内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gb16观点b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双节期间,重庆成为“机票出行top5城市”之一,且绝大多数游客都集中在“90后”人群,足见它在青年游客心中的受欢迎程度。而各类媒体的广泛传播,以及众多热门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都让更多的人用最直接的方式认识了它。

“重庆文化热”风头正劲,一系列景区景点成为旅游热门,众多特色文化成为“爆款”。那么,这座“网红城市”的背后,究竟有哪些“致富密码”,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港城学习?双节期间,记者来到这里进行了实地探访,并获得一些有益启发。

gb16观点a

找到合理定位

充分运用自己的先天优势

亲临重庆,一城千面、移步换景,凸显了山地城市造景的气质——置身在这座所谓的“3D城市”,随处可见高低错落、犹如迷宫一般的高楼,以及在摩登中展现出精致古典美的洪崖洞,还有穿墙而过的李子坝轻轨、魔幻的长江夜景等,这些地方,无一不成为全国游客热捧的打卡地,这些网红元素也让重庆成为火爆的话题中心。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重庆市依托宗教文化、三国文化、古镇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资源促进旅游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据统计,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以年均26%以上的速度实现快速增长,2018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32亿元,涨势超重庆市GDP涨势;2018年重庆市国内外旅游收入合计4344.1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1.32%。

gb16观点g

与此同时,在历时3个多月的全市区县“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简称“双晒”)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推动下,重庆市“人气变财气”“流量变销量”“宣传为产业助势”的成果转化明显。华人经济学家、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院院长姚树洁认为,重庆的“双晒”是“品牌营销、经济美学的经典创新范例”。“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资源禀赋,使得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成为最优选择之一。”

毋庸置疑,文化热催生旅游热,人流量带来消费量。而纵观港城,启发点又在哪呢?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与重庆相比,港城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都比较弱,但在省内看,这方面也是得天独厚——濒临黄海,花果飘香,与日韩隔海相望;文化资源中,山海文化、陆桥文化也是独此一家;尤其作为几大古典名著的发源地,更是文旅开发的雄厚基础。一部《西游记》,一部《镜花缘》,里面的人物、故事、景致,无一不具备有效开发的潜力;尤其作为神话资源,更可以助力港城打造成吸引年轻人群的“魔幻之都”。

gb16观点e

提升网红气质

离不开媒介传播和独特创意

记者在重庆观览,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中,还包括李子坝轻轨站——在这个站台沿线,一列轻轨列车,涂装清新,造型精致,它时而悬空穿过居民楼,时而凌江而过,时而贴山壁盘桓,煞是奇特。记者现场询问了几个本地人,他们对此一点不以为然,只是把它当作日常交通工具,外地游客却个个欢欣鼓舞,纷纷拍照打卡,哪怕是下着小雨,也阻碍不了他们集聚于车站之下,就为看它穿墙而过,并拍下来发到朋友圈“炫耀”。

“这个车站也就是头两年借着抖音火起来的,我记得是借用错位手段,表现一个人可以吞吃轻轨的画面嘛,不成想,这一个创意之举,直接让它火遍全国。”现场,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分析。实际上,伴随着短视频的发展,各大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开始不断热传着洪崖洞夜景、李子坝“穿楼”轻轨、长江索道等景点。“城市形象承载着城市的精神价值,是城市拥有的无形资产和软实力,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依靠传播。”

业内人士指出,当下,新媒体迅猛发展,并因其较强的互动性、交互性、渗透性、体验性与传播力,成为各大城市抢占的形象传播制高点。与此同时,还需要善用社群传播、“粉丝”传播,形成社群效应,迅速聚集人气,形成象征意义,将旅游由“我想去”升级为“我必须去”,实现线上传播与线下引流的有效转换,从而发酵出口碑效应。

gb16观点d

当然口碑的发酵,不仅仅得益于新媒体传播,更在于持久的创意和吸引力。在这个层面上,重庆借助独具风味和创意的策划包装手段,制造了诸多爆款网红文旅品牌——除了“穿墙而过”的轻轨,还有八一路好吃街等,树立了自身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提高了核心竞争力。而对于港城而言,同样需要这种思路,比如在“全国古街,一个模子”的声讨中,洪崖洞能够广泛“出圈”,惊艳世人,就有它独到之处——本质上,它就是个美食文创街区,但它最大的加分项主要在于“外立面造型”和“灯饰效果”的叠加,给无数游客以绝佳的视觉艺术震撼;尤其在夜晚,游轮泛游江面,路过此地时,那种仰视的视角,更是给无数游客美轮美奂之感,惊呼声一片。而实际上,港城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洪崖洞”,重点就在于有无这种创意思维、审美高度,以及执行力。

增进发展动力

还需要项目集群持续供能

在双节假期里,记者还慕名来到了“鹅岭二厂”——“鹅岭二厂”的全名叫重庆印制二厂,到现在已有80年历史了。该厂曾经是重庆的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业的彩印巨头,据说,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重庆凡是带色的印刷品,差不多都是在这里印制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制二厂全部迁出原址,这里现在就成了文创产业园。所以,本质上这里属于工业遗产范畴。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建筑还都是老样式、老布局,破败的砖墙、过时的石梯、长苔的石墩,都被刻意保留,充满年代感;而无处不在的防护网,又告诉游客,这里还可能存在危楼危房或者需要进一步修缮的地方,不太安全。不过这里表面看似破败,内里却有不同的文创产业板块,文创孵化、主题餐饮、艺术陈展、沙龙讲座,无所不包;甚至当你费劲爬过一道上世纪80年代的复古老楼梯后,拐角就会遇到一家装饰摩登的潮流文创用品店——这种充满现代感的文艺气质和传统的工业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gb16观点c

实际上,重庆很善于将一些遗产资源盘活成新的产能基地。截至目前,重庆市文化产业已建成南滨路文化产业长廊园区、黄桷坪艺术园区等17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成洪崖洞、巴国城等84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完成首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这些项目集群中,不少都是各类遗产资源的二次开发,它们为重庆文旅产业发展贡献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和“爆点”,甚至自身也成为新景点。

而对于港城文旅产业而言,这个思路同样适用。要知道,文创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存在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二者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开发文化创意资源以及挖掘旅游更深层次的内涵。作为文创产业中最具活力且增长最快的部分,文创产业园区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唯有恰当处理好文艺创作与商业开发的关系、产业链形态打造与品牌孵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才能推进文旅产业与文创园区之间的有效衔接,打造成熟稳定的产业集群,助推港城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本稿图为重庆各大“网红景点”及文创作品。(张晨晨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