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推动港城重点产业补链强链

□ 周莹 连发

【连网】  连云港有近千家规模以上企业,如果将这些企业串点成线,将发生什么?是一条条明暗相交的产业链,还是若干个分工合理的企业集群呢?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们需要重新梳理城市的产业链,让这些产业链强链补链,让更多依附于产业链的企业得以发展。

数据显示,1至5月份,我市实现工业用电41.75亿千瓦时,上升0.8%,增幅全省第二。这样的消息无疑让人感受到连云港正在“复燃”。“复燃”的背后,自然有一组港城“密码”、独特本领。

订单是企业生存之道

日前,中复神鹰收到一份来自连云港航标处的订单。近年来,连云港航标处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了新型碳纤维顶标,在传统航标上引入碳纤维复合材料,保障了航海安全。

2018年12月,连云港航标处在连云港30万吨航道41号灯浮标上进行了新型碳纤维顶标的碰撞试验,试验船舶以14节航速反复高强度撞击安装有新型顶标的灯浮标,试验灯浮标保持完好。“这种新顶标用起来非常顺手,原来要3个人花费很大力气才能装上去,现在1个人单手就能拿起。”连云航标管理站航标工倪超在试用完新型碳纤维顶标后说。该新型顶标由轻质耐撞插接式复合材料制成,碳纤维顶标重量约为2.5千克,仅是原来铁质顶标重量的1/5。

疫情之下,港城企业主动联系合作商,结合本地发展需求,企业产能很快恢复。在做好本地需求的同时,港城企业也因为挂靠在稳定的产业链上获得了发展底气。“产业链是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根本。”中复神鹰碳纤维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行业原材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依托本地斯尔邦供给的丙烯腈,生产一直稳定。与此同时,中复连众、中复碳芯的快速复产复工,也让我们生产出的碳纤维迅速找到下家,维护企业整个产业链的稳定。”

在看到众多企业求变创新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直面问题。目前,港城部分主导产业仍旧存在产业链不足的问题。以医药产业为例,医药行业的产业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医药原料、医药研发与制造、医药流通。产业链上游的医药原料是用作生产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的原料,包括化学原料药、中药材及动植物原料药;中游的医药研发与制造主要包含化学药研发与制造、中药研发与制造、生物药研发与制造;下游医药流通则是通过流通渠道到达经销商和终端客户平台,最终面向用药群体。

在梳理这条产业链的时候,笔者发现,灌云、灌南在化工产业转型的时候都考虑做港城医药企业的原料药基地,然而因为技术和投资等问题,这个环节一直没有打通。康缘药业的中药原料药、恒瑞生物原料药也大多数是由自己企业承担。也就是说,港城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在中游,港城一直缺乏足够的研发机构,导致港城医药企业只能纷纷出走外地寻找研发平台和人才。在下游,因为港城医药企业大多数是从临床用药,因此除了康缘药业,在下游开掘一直比较缓慢。

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表示,在历史上,连云港曾经多次梳理城市产业链条,一直到今天,连云港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依旧需要补链强链,好让成千上万的企业靠“链”复兴。

振兴产业链关键是补链强链

连日来,徐圩新区恰若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众多项目都在加快建设。石化产业作为产业链最长的工业单元之一,其具有庞大的产业门类,以石油产品为例,可以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从烯烃出发,可生产各种醇、酮、醛、酸类及环氧化合物等。目前,徐圩新区主要集中在炼油、烯烃等上游产业领域,急需要开掘下游企业招商引资。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计划在灌云为徐圩新区配备配套产业园区,从而将徐圩新区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这样的安排不仅考虑到灌云和徐圩新区地理相近,还考虑了灌云原有的产业类型,从而推动其整体转型升级。

其实,着力于产业强链补链的不仅是园区,港城众多企业也在努力。2019年4月,时任恒瑞副总裁的徐宜富在西普会上表示,恒瑞继肿瘤战略、影像战略、手术药战略后,推出新零售战略。恒瑞新零售战略,定位为高端制剂、新型剂型的发明生产。在徐宜富展示的新零售三年规划中,企业三年规划销售额分别为6亿元、12亿元、20亿元。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恒瑞将打造高血压的慢病管理中心、高尿酸的慢病管理中心、慢病的肿瘤管理中心。此外,还配套提供培训市场的支持、服务产品线的支持、恒瑞处方平台的支持,以及针式制剂的支持。

当然,这样的强链补链计划还需要继续深化。“补链”就是加大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缺失环节招商力度,加快完善新兴产业链;“延链”就是积极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向上下游延伸,实现与现代服务业等深度融合;“强链”通过寻求战略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资本等,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强筋壮骨”,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兴产业链,培大做强传统产业链

港城主导产业不仅需要补链,更重要的是挂上更加优质的产业链。此次疫情,港城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受到影响最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缺乏挂靠优质产业链的能力。

以浙江乐清为例,因为其强劲的市场配套能力,即便是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美的、海尔、华为……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发函乐清,请求支持其在当地的供应商尽快复工,确保供应链顺畅运转。这种底气,来自集群化的产业格局。《乐清提前复工企业产业链配套情况表》中清楚地显示,美的集团,从继电器到各种开关等零部件,乐清为其供应电气配件的企业多达22家。奥克斯、海尔、广汽等企业在乐清的电气供应商也有10家左右。只要这样的头部企业不倒,乐清工业就不会受到太大波动。这就是一座城市的产业底气,也是他们出色的产业链配套能力。

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让更多企业挂靠产业链,应成为各个县区认真研究的问题。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表示,面对疫情冲击,要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要聚焦重点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实现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贸协同,在全链条上提高企业复工率、复产率。重视龙头企业发展,促进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完善、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政策、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先进制造业集群政策,形成政策支持的合力,提高产业集群政策绩效。能否实现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必须加强政策落实和储备,发挥好“政策工具包”的作用。同时,也建议推广企业“网格员制度”,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