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牢固树立并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 李宜庆

【连网】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这是总书记对全国广大党员干部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提出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深刻领悟、牢牢把握,俯下身子狠抓落实,干出实绩、取得成效,坚决完成全年的工作计划,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建功立业。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弄清悟透深刻内涵。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高举“人民至上”这面旗帜。共产党人,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待群众,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做到初心不改、信仰忠贞、方向不偏、道路不移、动力不减、“人民至上”,这是立党之基、兴党之策、强党之谋,我们必须牢记在心,付诸践行。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科学审视政绩观。追求政绩、显示政绩,这是为官之道。政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去印证和检验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这里面涵盖了两个方面重要内容,一个是为民造福才是最重要的政绩,另一个是检验政绩是看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

做实事、做好事,实不实,好不好,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要着眼当前,更要兼顾长远,既要看到局部,又要想到全局。事实上,政绩有显绩和潜绩之分,那些立竿见影、惠及民生的显绩,值得肯定。那些勇于做铺垫性工作、利于千秋伟业的潜绩,更加值得颂扬。科学判断党员干部的政绩,不仅需要自我感觉良好,上级领导点头称赞,还要经得住广大人民群众的验收。角度不同,着眼点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优劣评价也会各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真心为民,谁一心为己,谁顾大局,谁谋小局,群众看得真真切切。那些自我标榜、拿事说事、夸大其词,或是“刷白墙”“漆荒山”“铺红毯”“凑数字”“追留痕”的假政绩,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但老百姓却感到“不实”“不好”,那肯定不会给你打高分的。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俯下身子狠抓落实。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前提,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能力,为群众干成实事好事是目标,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是境界。实干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勇气和智慧哪里来?

靠理论武装,坚守信念。在百年未遇的大变革时代,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从业方式、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常态化防控疫情,复工、复产、复学、复商,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社会。在新的形势面前,如何更好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单靠过去的老办法、老形式、老内容、老手段是很难完成的。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有了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有了科学的理念去践行,就能运用自如,刚柔兼用。

靠学习技能,增强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光有良好的愿望还不够,还必须有适应社会进步、人民需要的各种本领,理论上成为专家,实践上成为行家。只有这样,才能把为群众精心谋事、潜心干事、用心成事工作成效显现出来。

靠深入,摸准实情。“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领导干部一定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一线,多听、多看、多问、多想、多干。切切实实帮助广大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破盲点、找难点、治痛点、解疑点、疏堵点,不断让他们增强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靠总结,提高质量。牢记“人民至上”理念,必须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质量。人类越进步,人们对幸福生活追求的指数越高。这是一个行进的、动态的过程,要不断践行,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好的要坚持下去,短板要尽快补上,不足的要及时修正。前期的要总结好,现行的要践行好,未来的要谋划好。每项工作都要善始善终。

作者单位:赣榆区政协理研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