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连网】  5月的第一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山西。第一天下午便来到大同云冈石窟,调研文化传承与交流。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断汇聚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古往今来,世界范围内曾出现过不少能征善战、骁勇彪悍的民族,不过因为文化的或缺失或断层,只能是昙花一现,很快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而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有力坚固的支撑和依托。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近代以来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不胜枚举,都是形成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国人更应该以百倍的自信,十足的劲头,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昂首行走于天地之间。守住中华文化的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恰是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新时代要有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和根本统领。2021是建党100周年,回顾从革命时代《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理论著作提出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再到如今的新时代新思想新文化,我们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文化始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020年是第15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让我们争当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发扬者,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分,砥砺前行,不断创造属于我们中国人民的美好新时代!(庄士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