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精读的人生更精彩

【连网】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江苏全民阅读日。“书”是浓缩于纸上的另一片世界。信手翻阅,读一本好书,胜于交一个好友。再好的友谊都有经不起世俗考验的时候,当“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的友情在世俗中败下阵来,邂逅一本好书的情感就显得格外牢靠、历久弥新。在茫茫书海中选择经典、皈依名著,精读就能遇见“另一个自己”,好书胜于红尘中的知己。好书像一片月光,能让人闲庭信步,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好书像一杯酒,能容纳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得失悲欢;好书如春风,如暖阳,如雨露,既能滋养出精神生活的多姿多彩,又能慰藉人生寂寞的痛!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或许有人不解,旧书有什么好读的呢?凭我读书的经验,人生总是在“未知”的领域行走,当某件事某个人,或者某个场景某个对话,与你阅读过的某个片断“不谋而合”时,你便有了共鸣,有了经验,往往“心领神会”“会心一笑”。挤出时间,翻阅旧书,重新捧读,或许,对“书”与“世”又有了新的收获。书读活了,无论多久远多古老的“旧书”,只要你去打开它翻阅它,就赋予了它新的生活背景下的意义与内涵。是“书”激活了你的思考,还是你的思考印证了“书”?这种旧书新读的互动,或许只有坚持读书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温故知新,翻陈出新,“旧书”其实就是经典,就是名著,就是源头,千百年来,经过许多人精读细研,就读出了深意,读出了况味,读出了芬芳。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与人的差异,在于思想。而思想的由来,源头多种,但经过书香涵养的思想,往往绽放出与众不同的精神光华。苏轼经历过宦海沉浮,也经历过人生起落,逆境多于顺境。但他始终坚持读书,感悟生活,尤其是在黄州、惠州、儋州,一贬再贬的特殊人生履历中,他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今天,我们再读这些句子,苏轼的形象、苏轼的品格、苏轼的精神,依然鲜活于心头。品读苏轼只是我的读书一得。换成别的作者,透过他们笔下的文字,同样能还原他们的人生与生活,同样能领略一个文人的情操和境界。粗缯大布的平凡人生,只因为有了诗文的浸润与熏陶,人生的价值与境界就会绽放出别树一帜的精神与光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静静的一方清水,倒映出天光云影,这种碧透澄明的境界,或许只有通过静读与精读才能体会吧。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浮躁不堪,也容易让人脆弱和紧张。有时候,我们甚至于忘却了“我是谁”“我在做什么”,为名奋斗,为利奋斗,为诱惑奋斗,为物欲奋斗,在盲目跟风中信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知过往,亦不知所终。与其困惑地在纷繁复杂中不知所措地跟着旋转,倒不如给心灵放个假,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一读经典。坚持阅读古往今来的名著,读透了人生与生活,就不难感悟简单与质朴才是生活的本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坚持清贫的思想,坚持清贫的生活,坚持清贫的境界,人生就能把简单酝酿成丰厚,就能把艰苦转变成甘甜。(方文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