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别把“陪餐”变成简单的一起吃饭

【连网】□ 赵芳

4月1日起,不少中小学、幼儿园开始了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都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供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不久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这个“陪餐制度”格外引人关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校园食品安全关乎亿万家庭,让孩子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陪餐制”是应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有力抓手,倒逼学校重视食堂饭菜的质量,为保障校园餐安全开了个好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陪餐”,架起校领导与学生互动新桥梁。饭桌上的交流比教室中的交流更加丰富、融洽、亲切。校领导和学生共同进餐,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用餐的真实情况,也有助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学习状况,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可以说,“陪餐制”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把学校与学生联结成了一个共同体,架起了校领导与学生互动的一座新桥梁。可见,就算不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师生共同进餐也是一件好事。

“陪餐”,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是根本目的。“陪餐”并不是让校领导和学生一起吃顿饭那么简单,而是要求其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校领导多到厨房走一走,仔细查看食品的质量,查看食品制作加工、碗筷清洗流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多与学生谈一谈,询问其饭菜是否合口、定价是否合理;多拿碗筷尝一尝,只有自己吃过、闻过、看过,才能发现校园食品安全中的问题,进而才能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

“陪餐”,关键要落实责任,强化外部监管。“陪餐”需要有爱心,更要有责任心。“陪餐制度”重在落实,防止相关负责人开小灶、坐单桌、搞加餐、吃独食,更不能让好的制度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变形,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加强“陪餐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学校食堂饭菜安全与质量不能完全寄托于校领导“陪餐”,强化外部监管同样必不可少。比如探索实行让学生家长监管“校餐”制度,邀请学生家长或家委会成员代表进校“陪餐”,丰富监管形式。在实行“陪餐制”后,仍然出现食品安全等问题的,要严肃追究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总而言之,实行“陪餐制”,并不是学校领导去学生食堂吃顿饭那么简单。学校应当主动作为,建立食品安全全链条追溯体系,提高餐饮企业准入门槛,把学生用餐信息“晒”在阳光下。家长、政府、媒体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定期或不定期走进学校食堂,检查食品安全情况,让学生在食堂吃得更安全、健康,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