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有耻”贵在“后勇”

【连网】□ 胡月武

“知耻而后勇”说的是一个人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不气馁、不后退、不自暴自弃,而是保持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联想到时下一些党员干部、从政人员、条条线线中因工作失误失责而被问责“有耻”在身而变得一蹶不振继而一味消沉迷茫的情形,将这句套改为“有耻”贵在“后勇”也是较为合适和很有意义的。

就“耻”的性质而言,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既是一种障碍,又是一种锻炼。就“耻”的种类而言,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对从政从公人员而言,起码有工作失误之耻和道德不良之耻等。就对“耻”的认领和态度而言,有“知”和“有”的区分,“知耻”为自觉自识。而“有耻”,则是组织对个人工作失误的一种责罚和警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现实意义讲,“有耻”而“后勇”,在某种意义上比“知耻”后勇的分量还要重。在时下追责问责成为热词和常态化的情形下,被问责的绝大多数同志能正确对待,但也有不少同志不能正确面对,这种不能正确面对的突出表现,就是不少同志在“有耻”的情况下少了自我“后勇”之气。

知耻后勇诚可贵,有耻后勇价更高。因工作失误而被问责“有耻”后,如何走出心理阴霾,而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要在善于识耻中能“有耻”而“后勇”。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只要端正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在“名”上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在“权”上始终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利”上始终保持平淡的心态,在“情”上始终保持平常的心态,面对“有耻”就会有了“后勇”之气。就要在善于识责自责中能“有耻”而“后勇”。三国时的诸葛亮说:“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意思是这些错误都出在我用人不当上。我不能明察部下,考虑问题时有许多不明之处。根据《春秋》上责帅的原则,主要应由我承担责任。后来此语扩大了内涵,不仅指战争,在其他方面出现了问题也多用此原则。面对被问责的人,如果有诸葛亮这种有失而能自责甚至主动揽责的高风亮节,何至没有后勇之气。要在善于自我调节中能“有耻”而“后勇”,有耻不可怕,怕的是有耻不知耻不认耻,有耻后如果能以开放的态度、宽容的胸怀、进取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控,继而以积极的态度来正确对待挫折,不犯重复性过失,不犯颠覆性错误,照样还是一名好同志,就照样还能为党和人民作出新贡献,继之获得人生和事业的双向精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