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警惕春运抢票中的“技术黄牛”

【连网】□ 王文

今年的春运抢票季已经拉开帷幕。这一巨大商机,自然不会被精明的商家错过。笔者发现,近期有诸多第三方抢票软件趁机大搞宣传推广,不仅提供“加速包”业务,还拓展出了“好友助力”等创新玩法。但其实抢票体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反倒还有泄露个人信息、被隐蔽收费的情况发生。

所谓加速包,顾名思义就是让你网上购票时速度更快。根据商家所言,不同价格对应不同的加速度,加速包越多,越有可能买到心仪的车票。好友助力作用大同小异,不过是通过分享微信链接也就是让购票者变相帮助推广该软件,以获得加速包。表面上看,这是买卖双方你情我愿的生意。实际上,大家都落入了商家精心编织的圈套。且不说,商家“优先出票”的宣传语显眼,“不保证抢到票”的声明反倒藏在隐蔽之处,还“贴心”地在“是否同意”上默认打了钩,有欺诈之嫌。仅就发挥技术优势让正常买票的普通乘客“无路可走”这一点来看,也应严加打击。

从本质上看,加价抢票软件与“黄牛”并无二致。尽管一个是在购票大厅,一个是在网络平台,但干的都是加价倒卖车票的事儿;尽管一个是人力,一个靠技术,但切的都是公共资源蛋糕,也进一步加大了正常购票的难度。近年来,不知多少人对“黄牛”深恶痛绝,监管部门也把打击“黄牛”作为春运重点。讽刺的是,一般票贩子还知道遮遮掩掩,抢票软件则是唯恐知道的人不多,还鼓励用户转发。细究起来,抢票软件危害更甚于传统意义上的“黄牛”。

春运繁忙拥挤,一票难求的背后,是游子对家的眷恋,是亲人团圆的期盼,也是人们对传统习俗的坚守。对于这些钻售票网站空子的“技术黄牛”,监管部门不能坐视,必须严查严管。同时,有攻也要有守,要想让平台的花样玩不起来,官方售票渠道就要持续升级。事实上,12306今年推出的候补购票机制,就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票源,封堵漏洞让乘客能安心回家。而且,随着铁路服务的精进,现在春运火车票的确越来越好买,即便火车票买不到,回家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乘客们也应放宽心态,看准渠道,不要因为一时情急上当受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助长了“技术黄牛”的气焰,还影响了回家过年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