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矢志改革开放 奔向“强富美高”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12月18日下午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上旗帜鲜明的强调,我们要把总书记勾画的“强富美高”新江苏变成江苏大地上的生动现实,要让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江苏最殷实的家底,让市场化改革成为江苏最突出的优势,让高水平开放成为江苏最鲜明的特色,让民生幸福成为江苏最有质感的实景,让干事创业成为江苏最澎湃的春潮,不断开辟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12月19日《新华日报》)

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改革开放是继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后20世纪第三次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40年来,江苏与全国一道,深化改革、勇于开放、锐意创新,江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给江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动力与活力,江苏从此进入加快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亲临江苏视察工作时提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的要求,为江苏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正是依靠改革开放,坚决破除阻碍地区发展的一道道思想和体制障碍,奋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不断释放市场潜力、激发社会活力,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站在新的起点上,建设“强富美高”的现代化新江苏,共绘新时代江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新画卷,江苏就必须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发挥区位优势。翻开全国的版图看江苏,就会发现,在全国大开放的格局中,江苏处在一种非常特殊的区位之中。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地居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西连安徽,北与山东接壤,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正是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为承接沿海经济的辐射,提供了优越的地缘优势。我们要立足自身优势并抓住国家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构建产业联盟,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产业合作,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形成特色产业带和秀美城市群,让开放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动能。

传承红色文化。江苏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我省重要历史事件、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活动纪念地、重要领导人故居和烈士墓共有1183处。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塔(馆)等21个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些红色文化基因,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成为一所所传播和传承红色文化的生动课堂。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红色文化都是激励江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江苏光荣的革命传统,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贯彻改革发展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我省时要求,“江苏要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这是全省改革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总目标总定位。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指出,江苏的发展,既要有高原,更要有高峰,省市县要三级联动,聚焦重点企业、重点产业,支持发展,服务需求,催生出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国际化,使“江苏智造”成为一张靓丽名片。我们要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重点领域改革先行突破。首先,以发挥好“两个作用”为核心,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发多种市场主体活力特别是民间蕴藏的巨大潜力,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其次,在全面改革的基础上,力争部分重点领域改革率先破题、起到为全国探路的示范作用,比如科技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营造公开透明、办事高效、充满活力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再次,强化改革的责任担当和正向激励,着力解决好改革动力向下层层递减的“倒三角”问题,形成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

时光荏苒,幸福继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开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良好局面。(陈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