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路让树”彰显生态优先和文明进步

【连网】(王文)日前,本报刊登《东海改造主干道为282棵大树留地》一文,报道了东海县在改造城区主干道幸福路时,多次修改建设方案,最终多花220多万元留住已生长60多年的282棵法桐,为东海百姓留住乡愁。

工程启动前,为了生态保护,道路改造方案修改了多次。每一次修改,都是现代交通对大树的礼让,更是建设者对生态为先理念的坚守。最终,建设单位拍板“路让树”,让60多年前栽下的这第一批绿化行道树继续有尊严地在路中间生长。改“树让路”为“路让树”,表面看起来工程建设更费功夫,又多花了一笔钱,但实则是生态环境与城市文明的双赢。进退之间,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环保辩证法,是生态立市的理念更新,也体现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

改“树让路”为“路让树”,是守住绿水青山这个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在笔者看来,这一举措对正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港城,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与价值。“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在港城高质发展的新起点上,单纯追求速度,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都是不合时宜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坚决遏制对生态文明的破坏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克服工业文明旧思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也是加快建设美好新港城的必由之路。

改“树让路”为“路让树”,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寄托。一棵棵大树,不仅装扮了城市,更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寄托着市民的精神向往。此次施工队没有因影响施工建设而“牺牲”大树,而是主动给大树让路,这样颇具人情味的做法,在契合了人们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彰显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与进步。

城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在城市建设、改造中,碰到大树以及古建筑等“老物件”时,建议相关部门不妨多一些保护,不妨多一些优化施工的方案,定能找到既尊重城市文化、又顾及生态发展的两全之策。让我们为“修路给大树让路”点赞,期待更多的延续历史的“老物件”,不再因为城市建设、改造而遭到破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