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

【连网】 □ 李耀华

近期,市及各县区政务服务部门加快转变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为民服务新机制,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述举措无疑值得肯定,职能部门行政权力来自于人民,政务公开是保障群众政务信息知情权的有效途径。搞好政务公开,提升其质量实效,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政务公开工作的新内涵、新要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扩大政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切实提高港城“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实效。

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实效,就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近年来,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政务公开工作卓有成效,有的县区将多项服务加以整合,市民只需进一扇门即可办10余件事;有的县区则将以往延迟数日的事项缩短到一小时,灌云县一项审批甚至将此前一年才能审批完结的事情缩短为一天办成。类似政务公开新变化不一而足,深刻表现了全市及县区各部门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并逐步建立起了为民服务的新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行政务公开,简政放权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头炮”,也是提高效率、便民便企的题中之意。

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实效,就要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正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所强调的那样,必须深刻理解政务公开工作的新要求,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其间尤其要加强政务公开顶层设计,不断夯实管理清单,科学编制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及时固化政务公开工作规则。政府部门不仅要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强化政府网站建设管理,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还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大重点领域公开力度,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估,切实增强政务公开实效。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整体推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全市政务公开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实效,还要一如既往强化服务意识。持续强化服务意识,才能设身处地为广大市民群众着想。面对即将上马的重大项目,市建设施工图审查中心在推行“不见面审批”的同时,甚至实行超前对接服务,此举既贯彻落实了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精神,又丰富项目设计构想,减少了可能的设计失误。类似服务意识的强化,无疑正确处理了职能部门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二者之间的关系。当然,仅仅强化服务意识还不够,还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监管与服务同步到位,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服务,真正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要继续推广“不见面审批”等经验做法,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增添活力,为市民增加更多的便利。

当然,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强化政府或职能部门网站建设管理,还要优化考评体系,继续做好常态化抽查通报,逐步增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和集约化建设。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实体政务大厅管理,利用好“互联网+”新模式,推动线下线上融合,群众和企业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