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精准经略海洋经济 拉长江苏“蓝色短板”

26日,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发改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出台《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以沿海15个县级行政区管理海域为基本单元,确定海洋主体功能区定位,分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三种类型,对于保护江苏海洋生态、规范开发行为,通过精准施策,促进海洋空间发展有重大意义。               (7月27日中国江苏网)

江苏海域滩涂广阔,岸线种类齐全,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物质条件,是全省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作为《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江苏陆域国土空间和海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全覆盖。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作为地球最大的资源宝库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推动海洋与陆地的资源及空间开发协同,从整体上提升海洋经济活动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早在今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提出了“经略海洋经济”的明确要求。要求对标总书记的要求审视江苏发展,特别是针对我省中低端产业比重比较大、“三大攻坚战”任务重、苏北发展相对滞后、经略海洋经济不够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找准症结所在,尽快攻坚突破,下大力气筑牢“底板”、拉长“短板”。

在江苏,海洋经济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引擎。江苏从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洋经济创新转型不断深化,海洋经济短板不断被拉长,潜在优势不断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海洋强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以去年为例。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达7100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GDP增速0.4个百分点。从沿海经济带三市来看,都在紧紧抓住新一轮沿海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补齐短板,大力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南通实现海洋生产总值约2000亿元,居全国设区市前列,占全市GDP总量的26.9%;连云港已发展涉海企业1万余家;盐城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规模超千亿元,占GDP比重达22%。

经略海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江苏实现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由大到强,任重道远。在取得海洋经济发展的可喜进步的同时,更要看到全省海洋经济的现实差距,紧抓全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与海洋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江苏海洋经济还有一定差距,存在海洋经济总量发展滞后、新兴产业竞争优势不突出、港口建设重复功能重叠、海洋科技支撑能力较弱和海洋生态环境弱化等问题。一方面,要紧抓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等多重国家战略实施,将在江苏全境特别是沿海、沿江两大海洋经济核心区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为江苏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集聚海洋高端创新要素创造有利条件。

在拉长海洋经济发展的短板方面,江苏正在针对问题,各个击破。例如,在解决港口的重复建设、功能重叠问题方面,去年5月江苏省港口集团宣告成立,省属港航企业以及南京、连云港、苏州、南通、镇江、常州、泰州、扬州等沿江沿海8市国有港口企业,整合并入省港口集团。这对于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港口群,从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全省经济社会特别是海洋经济的转型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再如,针对海洋生态环境弱化问题,去年省政府批准发布实施《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年~2020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最严格管控”,将重要、敏感、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纳入海洋生态红线范围。

新出台的这部江苏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全省海洋空间开发,坚持陆海统筹、尊重自然、优化结构、集约开发的原则,到2020年,全省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海洋空间格局,经济布局更加集中,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开发秩序更加规范,基本实现沿海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海洋与陆地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对于打造创新引领、富有活力的全国海洋先进制造业基地、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高地、海洋产业开放合作示范区和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先行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初步建成海洋经济强省,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都具有重大作用。   (茅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