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相得益彰

日前,省委书记娄勤俭一行冒着盛夏酷暑在宿迁徐州调研,并召开苏北部分县委书记座谈会,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指示精神的需要,也是坚持“四化同步”发展,通过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带动脱贫攻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之举。

江苏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很多江苏经验,建立健全了良好的帮扶体制机制,取得了可喜成绩,仅去年就有超过60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200个以上经济薄弱村达标退出、6个县区退出省级重点帮扶。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全面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在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中增加群众收入、解决贫困问题,成为当下重中之重。

全面理解精准内涵。“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把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考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个体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着眼于乡村及其农户造血功能的提高、内生动力的增强,科技扶贫、知识扶贫、产业扶贫,不仅做到彻底拔掉穷根,走上富路,还要让农民走上文明之路,过上幸福生活,走上新思维、新理念、新动能、新起点、新未来发展之路。不仅注重乡村面貌的变化,而且注重内质的变化,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助力乡村振兴大业。

致力推进改革探索。“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星罗棋布的农民按照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是一种改革探索,需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实施,通过成功案例示范和生活实质性改善来引导群众集中居住,留住乡愁。使得集中居住后群众的住房条件、生活环境、服务保障和文明程度有显著提升。真正让农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上楼易、下楼易、生活方便、有的事做、有的钱赚,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没有后顾之忧,不是简单的“洗脚上楼”,是一个十分复杂、不容小觑的综合性社会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周密部署,把好事办好,不可以大呼隆、简单化。

大力加强产业培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论是改造提升老的产业,还是发展新兴产业,都需要全力以赴、注重实效。建设工厂、发展电商、建立创业孵化室等新模式新业态很重要。“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把“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到实处,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培育产业是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的根本出路,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若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产业培育,脱贫攻坚的底气不足、基础不牢,乡村振兴成色则受影响。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士气像三伏天的气温不断高涨、节节攀升,必将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史册上留下辉煌灿烂、光彩夺目的一页。  (王震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