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络中国节·端午】与时代同行,承扬“端午文化”

又到一年端午时。

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和法定节日,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端午节,肇始于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其原本意涵是人对自身的生命关怀,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人物的历史内涵,通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文化传统,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我国的端午文化,内容盈实、形式多彩,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甚至传播和流布到周边一些国家,乃至海外华人华裔聚居地。

端午习俗,各地不尽相同。在湖北,秭归有“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有“西塞神舟会”;在湖南,有汩罗“汩罗江畔端午习俗”;在江苏,有苏州“苏州端午习俗”。这些分布在中华大地不同地方的端午习俗,共同组成了中国“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节日。经过几千年的节俗流变与文化积累,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成为我国最具标志性的端午节俗活动和端午文化盛景,以及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意识的重要符号和重要载体,并随着时代发展,愈加播散着中华文化常青树的独特魅力。

在新时代,承扬端午文化,对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促进提高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特别是在当下,一方面,端午文化,跟我国其它传统节日文化一样,都处在中华本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交锋和融合的全球化场景之中,这给保护和承扬端午文化提出了一个挑战。另一方面,端午文化的当代表达中,普遍存在的过度物质化表达和商业化营销,如何更有效地对冲和消减这些“物质性杂音”,更好地保护和承扬端午文化,担负起保护和承扬端午文化的历史重任,显得尤为必要。

作为一个全国性、全民性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节日文化建设需要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关注、合力推进。可以看到,在加强端午文化的保护、普及和开发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也需要进一步努力作为。

突出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在这方面,有政府部门主导的重大代表性的端午节庆活动。例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成为国家保留的节庆活动项目,也是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唯一全国性端午文化活动。在端午文化的发源地,举办这样的活动,对于保护和承扬端午文化,意义作用不言而喻。再如,结合旅游业发展,设计以端午为主题的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体验线路,开发更有创意的端午文化产品。屈原故里秭归,打造“我到秭归过端午”文化旅游品牌,扩展文农旅融合之路,培育“端午文化+”新业态,在拉动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同时,有效保护、继承和弘扬端午文化。

同时,突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一方面,突出端午文化的社区建设。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端午文化的单元落实落地,在端午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譬如,城市社区通过举办包粽子、卫生清洁等具体活动,既能承扬端午文化精神,又可增进社区成员团结,促进构建新型社区文化。再如,高校、中小学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读诗会、端午游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觉担当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加强端午文化的网上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建设端午文化的网上阵地和平台。“网红”粽子、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以及网上送祝福、抢红包等,都在表达着共享端午文化的喜悦,留存端午文化体验的美好瞬间,实现了传统端午文化和时代创新表达的完美结合,让端午文化闪耀时代之光。(茅亩)

相关新闻